移植后血尿蛋白尿,旧病复发?
导读: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衰竭最好的治疗方式。目前肾移植1年肾存活率为均在95%以上,5年肾存活率在75%-85%之间,10年肾存活率为55%-70%之间,尸体肾移植半数超过10.9年,活体肾移植半数超过17.9年。目前世界上肾移植存活最长的时间为40余年,国内肾移植受者最长存活时间为30多年。 肾移植成功后,病人血肌酐会降至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值。但是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很多患者可能又会出现蛋白尿、血尿,
没有血尿蛋白尿,但却是“肾炎”?这是怎么回事
导读:排除免疫病、尿路感染性疾病、梗阻性疾病等其他引起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后,最终临床考虑为不明成分的排石中药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性最大。 间质性肾炎:表现不同寻常 我们肾脏的主要功能单位是肾小球和肾小管。我们大部分的肾炎患者为肾小球损伤为主,可能伴有一定程度的肾小管损伤。 但间质性肾炎几乎都是肾小管损伤为主,肾小球损伤较轻,或者没有损伤。(又称为小管间质性肾炎) 因此,间质性肾炎
除了激素、雷公藤,其实这些方法也可以降尿蛋白!
导读:对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支持治疗(RAS阻断剂、控盐、良好的血压控制)情况下,蛋白尿依然控制不佳,目前有研究,活性维生素D能够进一步辅助降低尿蛋白。 很多肾病患者认为肾内科医生降低尿蛋白只有两个方法,要么激素要么雷公藤。感觉激素副作用大、雷公藤影响生育,因而感到绝望,以至于一些肾友逃避治疗,干脆就不治! 实际上,这是十分狭隘的想法。 蛋白尿,是引起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