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去堂姐家里做客,正遇上她在训斥我古灵精怪的小侄女,我在旁听了一耳朵,原是因为她跟男孩子打架,被老师叫了家长。
好笑的是,老师并未批评小侄女,只说了让家长好好劝她不要总是用武力解决问题,只因为小侄女这次打架是“行侠仗义”,据说是她的小伙伴被男孩子欺负了,小侄女“冲冠一怒为红颜”,七八岁的小身板儿硬是打出了初中生的架势,把那几个熊孩子吓得不轻。
而堂姐拎她回来也不是怪她惹是生非,而是——“作为一个女儿家,你怎么能动不动就打架呢?这样一身臭毛病,以后哪个男人敢娶你!”
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虽然我国主张男女分开养,但随着时代发展,男女有别的观点已经逐渐模糊,现在更注重性别平等。何况育儿专家特别强调过,女儿身上这些缺点越明显,将来便会越受欢迎,日子只会过得越好,堂姐的做法才是误事儿。
伶牙俐齿小话痨:逻辑清晰,举一反三
我听到过很多家长嫌弃自家女儿话多的,一天到晚小嘴巴拉巴拉个不听,也不知道哪里那么多话了?小姑娘家还是安静沉稳点好。
这种就属于对女儿的性别偏见,小姑娘话多只表明她思维活跃、逻辑清晰,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倾诉欲,在大脑发育和语言表达方面都快人一步。家长不喜欢可以,但不要耽误女儿的进步,毕竟将来步入社会后,还是能言善辩的人过得好。何况,结婚后被婆家欺负的,可大多是口舌蠢笨之人哦。
鲜眉亮眼爱打扮:注重外表、个人优势
育儿专家强调,爱美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注意引导,而不该强行遏制。可惜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觉得女儿家就要好好学习,怎么能在读书的年纪浪费精力在外表身上呢?殊不知这并非是浪费,反而是好的审美的开始。
这里要说明一点,想要女儿具备高品格的审美,就要从小培养她对外表和细节的注重,正向引导对美的向往,才能为女儿的未来添砖加瓦。总之,家长在审美打地基的年龄“拆房”,等于扼杀孩子的眼光。等到成年后,再想培养女儿出类拔萃的品味,怕是等于痴人说梦。
武力值太强:自我保护、社交无往不利
我堂姐就不喜欢小侄女武力值太高,整天说她没个女儿家的模样,然而这并不妨碍小侄女在学校里受欢迎,甚至还拉拢了不少追随者,男女皆有。
在我看来,武力值强悍其实是女孩们的优势,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安全,还能增加英姿飒爽的气质。毕竟自古以来,最伟大的美往往是雌雄莫辨,武力值强的女儿在社交上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