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没有贫血,能看出来吗?
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做血常规查查是不是有感染的时候查出贫血的。但其实,孩子贫血了以后,也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家长细心观察,是能够发现贫血端倪的。
皮肤苍白,没有血色
当孩子贫血的时候,皮肤黏膜、口腔黏膜都会比较苍白,指甲看起来也很苍白,重度的孩子可能脸色会呈现蜡黄色,毛发干枯、没有光泽。
贫血的孩子一眼看过去,整体就是比较苍白的,嘴唇的颜色也是淡淡的,没有血色。
检查的时候医生会喜欢把眼睑扒开看一看,如果眼睑也没有什么血色,就会建议孩子去查查血常规看看有没有贫血。
这是因为,孩子的红细胞少了,孩子整体就会没有血色,这个大家都能够理解。
精神烦躁,容易发脾气
贫血比较明显的孩子往往精神很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累,或者是干什么注意力都不集中。
这是因为,贫血的时候,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了,全身各个组织的供血、供氧都是低下的,才会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的症状。
孩子的检查单,
怎么看是不是贫血?
临床上如何诊断贫血呢?我们通常通过血红蛋白的含量来进行诊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不同的。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PPT,心里有个底。比如孩子查了血,什么样的算是贫血,贫血到底严不严重,可以根据这个来参考。
再有就是,如果孩子的血红蛋白数值已经到了低线,哪怕没有到贫血的程度,也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注意给孩子增加营养,不要变成贫血。
生理性贫血,又是咋回事?
刚刚我们也提到了生理性贫血,那么,什么是生理性贫血呢?
所谓的生理性,就是指的正常会出现、我们不用管它的情况。生理性贫血一般出现在孩子2~3个月的时候。
刚刚我们看诊断贫血的标准的时候大家也能够看到,孩子在1~4个月的时候,血红蛋白含量唰地就掉了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在孩子是胎儿的时候,吸收营养都是通过胎盘的。等到孩子出生了,建立了自主的呼吸,接触到了外界的氧气,这时候红细胞生成素就会明显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减少。
再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候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寿命也比较短,很容易被破坏,破坏得多了,红细胞的数量也就降低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出生后的前三个月是一个生长的高峰期,这时候因为生长迅速,会出现血容量突然增加,稀释了血液,相对红细胞就会显得减少了。
但是,虽然这个时候孩子的红细胞变少了,却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是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的,尤其不能补充铁来进行治疗。
因为这时候的贫血并不是因为营养缺乏,而且孩子吃的母乳、配方奶都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这时候如果增加铁剂,反而容易发生溶血,影响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