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用川贝蒸雪梨孩子彻夜咳不停

  从中医角度来看,咳嗽分寒、热、、燥、表、里,像川贝这种药材,性苦、微寒,如果用在寒咳病人身上,那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让他们咳得更厉害。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反射,一咳嗽就用止咳药,会使痰液积聚在体内,导致病原体微生物繁殖。

  有些咳嗽久治不愈,病因复杂,如果单纯按照支气管炎使用大量消炎药,不仅治不好,还会引起抗生素耐药性。

  案例

  5岁的丁丁咳嗽已经差不多两周了,奶奶看着心痛,到处打听给孩子吃啥好。听说川贝蒸雪梨水对镇咳很有效,她赶紧买来材料做给孙子吃。然而当天夜里,丁丁竟然咳了通宵,全家人陪着孩子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到医院看病。

  近期感冒咳嗽的病人特别多。医生最怕病人问:“咳嗽吃些什么好?”,这是因为咳嗽分很多种,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不能一概而论,说清楚得好半天。从中医角度来看,咳嗽分寒、热、痰、燥、表、里,像川贝这种药材,性苦、微寒,如果用在寒咳病人身上,那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让他们咳得更厉害。

  “三问”法分清寒热咳

  一问日咳还是夜咳

  日咳的话多数是热咳,而夜咳的话则多数是寒咳;

  二问痰液的颜色

  痰液以黄为主,多为热咳,以白痰为主,多为寒咳;

  三问痰液的性状

  痰液浓稠、很难咳出的是燥咳,痰液很稀的多数是痰湿型的咳嗽。

  表里之分

  一般来说刚出现感冒症状时,例如打喷嚏流鼻涕和咳嗽等,多数是表证;但如果感冒已经持续数天,打喷嚏、流鼻涕等初期症状已经消失,但咳嗽依然持续并加重,那么病情很可能已经“由表及里”了。

  热咳

  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感咳双清、急支糖浆、清热消炎灵等;

  寒咳

  要用温肺的药物,如镇咳宁、咳喘顺和橘红等;对于痰湿型的咳嗽,可以用含有陈皮、法夏一类的化痰药;

  燥咳

  适宜用润肺的药,如川贝、杏仁、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口服液等。

  一咳就用止咳药,当心“引蛇入里”

  如果感冒初起还处于“表证”阶段的时候,中医讲究“解表”,“风热型感冒,可以用感冒清热冲剂,如果是风寒感冒,则可以用荆防败毒散等。如果用错了药,例如用了一些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那就很容易使疾病‘由表及里’,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引蛇入里’和‘闭门留寇’。”

  如今很多人一咳嗽就到药店买止咳药,就属于“引蛇入里”的错误做法之一。其实,咳嗽只是肌体对疾病的一种反射,背后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搞清楚原因就止咳,暂时可能有效果,但病根还是没有消除。就像强盗闯进了家门,本来应该打出去,但我们反而把它留下来,只会造成病情的反复。

  目前大多数止咳药都不是针对咳嗽病因进行治疗,而只具有止咳作用,虽说能够在短时间内止住咳嗽,但是并没有真正治愈咳嗽。事实上,人体之所以要咳嗽,其实就是要把痰液等‘秽物’排出来,而止咳药把咳止住了,反而会使痰液积聚,为病原体和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温床,从而造成痰液在肺部大量堆积,堵塞肺部气管,加重感染,甚至直接引发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止咳药除了成人的,还有儿童型的。而治疗儿童咳嗽的大部分药物,都是由成人药物配方通过减小剂量直接发展而来。这些药物,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肝肾毒性,甚至有一定的致瘾成分。如果用于成人,由于成人各组织器官发育完善,有很强的防御能力,所以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儿童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服用这些止咳药物,会对肝肾等组织器官造成伤害,为健康埋下隐患。

  儿童咳嗽最好还是先到医院让医生看一看,分清楚咳嗽的原因和种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治疗。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育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