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经常面对一些儿童用药常见误区,家长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这些情况有没有出现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
一、宝宝生病,趁轻赶紧用药顶过去
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家长们美好的想象,没有任何研究能支持这种说法。很多日常疾病,不吃药,宝宝也会利用自己的抵抗力攻克疾病。你总是借用外力,孩子的抵抗力得不到成长,到了关键时候不是罢工就是无能力,最后恐怕就只有后悔药给家长了。
二、集体生活,疾病高发季节,使用药物预防
记得几年前有个新闻,幼儿园给孩子长期吃病毒唑预防感冒,当时震惊了社会。且不说这件事情的道德伦理,根本就是国人对药物知识的了解太太匮乏了,凡是幼儿园从上到下有一个人有一点药物常识,再大的利益驱动,相信也不会这么做的。
除此之外,大家经常使用的板蓝根等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以预防感冒。而且,除了疫苗,根本就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预!防!感!冒!而且疫苗也仅仅是针对个别分型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无效。
像轮状病毒,手足口病,等幼儿常见疾病已经都有疫苗陆续上市。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带孩子去预防保健门诊咨询医生,通过注射疫苗来达到预防目的。
三、使用保健药品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近年来,声称可以增强免疫力的制剂/药物(包括维生素制剂、膳食补充剂、顺势疗法药物、紫锥菊、细菌溶解产物和益生菌)就受到了广泛欢迎。然而,这些药物的背后,多数缺乏相应的证据基础,通常并没有同行评审的临床研究做支持。其实,有很多行为因素都可影响到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睡眠不当,锻炼较少,精神过度紧张,饮食不良,以及其他不良生活方式,不能忽视这些因素对免疫力的影响。
四、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
抗生素对各类感冒病毒无效,也对大多数引起腹泻的病毒无效。而且抗菌药物的应用有明确的指征,务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不止会让孩子面临风险,还会产生耐药。
五、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儿童用药首选
广告界最大的一个谎言就是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愈来愈多的医药学研究发现,很多传统中草药和中成药长期服用会导致肝损伤。孩子的肝肾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承受能力极差。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的标注,其实是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与数据,而儿童的相关数据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在中药说明书中看到的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尚不明确。那些没事儿就给孩子们溜着“小中药”的妈妈们,务必谨慎。
在去年,国家药监局多次发文修改部分药品说明书,其中很多是关于儿童用药的。比如,将茵栀黄注射液的说明书修改为新生儿禁用;将一扫光药膏说明书修改为儿童禁用;将施保利通片的儿童用法用量删除;将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说明书修改为12岁以下儿童禁用等等,可见国家对儿童用药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那么,家有宝贝的我们,也要将自己的药物常识充实起来。这篇文章的内容,你get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