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饮食?不停跳搭桥——待攀登的至高境界!

不停跳搭桥——待攀登的至高境界!
 
即使是搭桥,也分为两种。最常见的是“心脏停跳下心脏搭桥手术”,即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机的帮助下(由体外循环替代心脏,带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工的心脏),让心脏停止跳动,目的就是保证手术视野更为清晰。不过患者手术全程需要依靠呼吸机,还要挺过冰冻状态下心脏急性缺血的刺激,总之“挺不容易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兴起了另外一种更先进的搭桥手术: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通俗的说就是保持“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状态”下进行搭桥手术。
 
不过,不停跳搭桥手术对患者遴选和技术执行上要求很严格。临床上基本只对前降支(左冠脉分支)病变患者实施,因为前降支在心脏“正面”。而回旋支(左冠脉另一分支)、右冠脉分别在心脏的后面和侧面,搭桥时需要将心脏“翻转”以期获得更稳定的视野,因此不得不停跳。由此可见,“不停跳”技术虽然很诱人,但是至少目前对比“停跳”的优势还不甚明显,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开拓。
 
支架不过三
 
即使需用支架治疗,大多不应超过三个。需要三个或更多支架的患者,心内外科要进行会诊。左主干、前降支近端、多支血管有病变尤其有糖尿病者,搭桥手术远期效果优于支架。
 
美国的支架记录是在同一个患者做了27次手术,植入67个支架,这位支架医生已在监狱服刑。太多支架,太多风险;支架多,风险大。
 
正确对待心率减缓
 
看到心电图上报告窦性心动过缓,有的患者也会紧张。有时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吃了β受体阻滞剂,心电图报告说心率每分钟53次或48次/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也不敢再吃药了,自己停药。实际上,心率的合理适度减慢是对心脏的保护。
 
人的一生,无论白天黑夜,工作或入睡,心脏都在不停跳动。心率慢一些,让心脏不过劳,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大家都知道,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人更健康,他们的心率也比较慢。
 
值得注意的一个有趣现象是: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一生心跳似乎是“定数”。心率慢的寿命往往超过心率快的。老鼠心跳每分钟500次,寿命两年;乌龟心率每分种6次,可活八百年。
 
只要无不适的症状,心率静息时每分50+次,甚至47-48次不必紧张,不需用起搏器治疗。冠心病的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降至53次/分,偶尔47-48次/分,只要无不适感觉,别停药,也不需减量。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胸外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