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家是如何进行对胸膜炎疾病诊断检查的呢?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很多患者在生活中都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对疾病做到诊断和检查。从而给患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胸膜炎的检查项目都有那些吧。
胸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结核性胸膜炎初期,血中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尔后白细胞计数正常,并转为淋巴细胞为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胸液外观多呈草黄色,透明或微浊,或呈毛玻璃状,少数胸液可呈黄色,深黄色,浆液血性乃至血性,比重1.018以上,rivalta试验阳性,ph约7.00~7.30,有核细胞数(0.1~2.0)×109/l,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而后以淋巴细胞占优势,蛋白定量30g/l以上,如大于50g/l,更支持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葡萄糖含量<3.4mmol/l,乳酸脱氢酶(ldh)>200u/l,腺苷脱氨酶(ada)>45u/l,干扰素-γ>3.7μ/ml,癌胚抗原(cea)<20μg/l,流式细胞术细胞呈多倍体,目前有报道测定胸腔积液的结核性抗原和抗体,虽然结核性胸膜炎者其胸腔积液的浓度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者,但特异性不高,限制其临床应用,胸腔积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低于25%,如采用胸腔积液离心沉淀后涂片,胸腔积液或胸膜组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可以提高阳性率,胸腔积液间皮细胞计数<5%。
1.胸膜活检针刺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活检的胸膜组织除了可行病理检查外,还可行结核菌的培养,如壁层胸膜肉芽肿改变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虽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结节病,土拉菌病(tuaremia)和风湿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肿病变,但95%以上的胸膜肉芽肿病变系结核性胸膜炎,如胸膜活检未能发现肉芽肿病变,活检标本应该做抗酸染色,因为偶然在标本中可发现结核杆菌,第1次胸膜活检可发现60%的结核肉芽肿改变,活检3次则为80%左右,如活检标本培养加上显微镜检查,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为90%,也可用胸腔镜行直视下胸膜活检,阳性率更高。
2.x线检查胸腔积液在300ml以下时,后前位x线胸片可能无阳性发现,少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积液量多在500ml以上,仰卧位透视观察,由于积聚于胸腔下部的液体散开,复见锐利的肋膈角,也可患侧卧位摄片,可见肺外侧密度增高的条状影,中等量积液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膈影被遮盖,积液呈上缘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阴影,大量胸腔积液时,肺野大部呈均匀浓密阴影,膈影被遮盖,纵隔向健侧移位。
3.超声波检查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并可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提示穿刺部位,亦可以和胸膜增厚进行鉴别。
胸膜炎即发生于胸膜部位的炎症,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消除炎症,是治疗的关键所在。那么,高烧胸膜炎应该吃什么药好呢?
高烧胸膜炎吃什么药,要参考患者的具体病情,找出引起高烧和胸膜炎的原因,从源头入手,合理用药,才能促进病情缓解。如果属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情况,发烧很多情况下是提示了病情尚在活动期,坚持治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单凭高烧症状,尚不能判断引起胸膜炎的原因,有必要积极诊治,做血常规、胸部CT、抽液后进行胸水常规和胸水生化等检查,查明病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果经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须接受系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能还需应用激素,以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变厚和粘连出现。一般需要治疗半年左右的时间,用药期间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胸片。如果病情进展至脓胸,可能还需冲洗或引流治疗,控制感染。
临床上,通常把39.1至41摄氏度称为高烧。结核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烧,如果属于低烧,可暂不处理,继续抗炎治疗,存在胸腔积液者,积液量大时考虑进行抽液。若是发生高烧不退的情况,就需要对症支持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物理配合药物手段降温,并适当补液。
高烧胸膜炎吃什么药,是要在找出病因之后才能决定,注意对症治疗,选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退热,并进行补液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