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 这10大类药物竟会导致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简单来说,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发现可以导致骨量丢失和骨折,引起药源性骨质疏松。今天我们就跟着药师来认识下有哪些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

一、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导致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药物,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30%~50%。糖皮质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的机制:①促进骨吸收。②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③抑制骨形成。常用的口服药物有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

二、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主要用于控制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而长期服用可致低钙血症,高碱性磷酸酶血症,骨矿含量降低,一般统称为抗癫痫药性骨病。导致骨质疏松最明显的是苯妥英钠,其次为卡马西平,而丙戊酸钠则影响少。

三、甲状腺素类药物

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影响正常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甲状腺素可直接作用于骨细胞,使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活性均上升,引起骨吸收和骨转化,其中,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占主导作用。

四、抗凝类药物

1)肝素类药物:肝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肝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主要与剂量大,长期使用有关。常用的肝素多为普通肝素,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脊柱和肋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骨胶原溶解,促进骨吸收并抑制骨形成有关。低分子肝素引起骨质疏松的风险低于普通肝素。

2)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桡骨远端、脊柱和髋骨,也见于肋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降钙素沉积、促进骨吸收有关。

五、质子泵抑制剂(PPIs)

PPIs是一种相对较新发现对骨骼有负性作用的药物,目前认为服用PPIs的骨折和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为:至少若干年的PPIs服用史、年龄>65岁、近期骨折史、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常见PPIs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六、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TZDs)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表现为全身骨骼受累,多见于女性患者,骨折部位常见于上肢,累及肱骨和手部;下肢骨折多在足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绝经后女性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有关。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均可增加骨折风险,且绝经后女性人群及伴随应用利尿剂的男性人群尤其明显,风险升高比例呈剂量相关性。

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

戈那瑞林,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绝经前期及围绝经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乳腺癌。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脊柱、髋骨和桡骨远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甲状旁腺素介导的破骨细胞活性,加速骨转换有关。

雌激素缺乏比睾酮缺乏更易引起骨质疏松,故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

八、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质疏松为其常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脊柱部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显著增加骨吸收有关。

九、肿瘤化疗药

1)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下肢,如胫骨远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破骨细胞生成有关。

2)芳香酶抑制剂:阿那曲唑等芳香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下颌骨和脊柱部位,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可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3)沙利度胺:沙利度胺常用于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骨髓瘤。

其相关的短期或长期骨代谢异常包括骨折和下颌骨骨质疏松等。

十、蛋白酶抑制剂

利托那韦、茚地那韦等蛋白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逆转录病毒的感染。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髋骨、脊柱和肱骨远端。HIV感染者由于营养不良和慢性感染造成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本身就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而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远高于未用药者,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有关;也可能与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介导维生素D活化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有关抗病毒药物。

温馨提示:

1.积极主动向医生或药师汇报用药史,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非常重要。

2.药源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从以下3个方面: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如低钠、高钾、高钙和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加强体育运动,戒烟限酒;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严格控制致病药物的使用品种、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