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 胰腺癌与高血糖的不解之缘

  民间曾流传一种说法,糖尿病病史较长者是胰腺癌高发人群。也有人认为,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并发症,由于胰腺上长了肿瘤,使得胰腺本身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导致了糖尿病。但二者之间真的存在联系吗?其实我们在临床观察到,很多胰腺癌的患者都患有糖尿病。突发的血糖紊乱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病例回顾

  胰腺肿瘤科

  患者杨女士四十出头,是出了名的“吃货”。最近,她总感觉口渴难耐,人也无缘无故开始消瘦,一个月体重掉了8公斤。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糖尿病。“我最喜欢吃了,竟得了这个毛病,以后口福可没有了”。

  杨女士心情不好,茶饭不思,多吃两口就觉得腹胀,偶尔腰部还会有隐隐作痛的感觉。她决定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胰腺癌!结果让杨女士花容失色,原来她的胰腺尾部长了一个肿瘤,压迫到了胃,所以她才总是有一吃就饱的感觉。“不是糖尿病么,怎么会一个月不到又查出胰腺癌了呢?”杨女士欲哭无泪。但由于发现较早,最终杨女士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糖尿病会是胰腺癌的前兆?

  临床上,以糖尿病为合并症的胰腺癌患者是很常见的,有数据显示,约35%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可伴有糖尿病。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缺少临床表现,容易诊断为糖尿病,而漏掉了胰腺癌。所以我们也常建议60岁以上无糖尿病家族史,不伴多尿多食但伴有腰背部疼痛的糖尿病患者,除了验血糖之外再做个肿瘤指标及腹部B超影像学检查。如果胰腺癌可以在这个时期被早期发现,就会获得很高的根治性切除机会,从而延长生存期。

  糖尿病一定会发展为胰腺癌吗?

  这个并无确切结论,但是大规模病例回顾性分析表明胰腺癌的发生常与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糖尿病人是胰腺癌高发人群。国外一项RCT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1.5—7倍。此外,美国一项研究也发现,除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也会引起10年后胰腺癌的风险增加。但是糖尿病人未必都会得胰腺癌。容易变成胰腺癌的,大多是轻、中度Ⅱ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且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来说,如果6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突发糖尿病,并伴有上腹部隐痛等异常,就一定要及时上医院检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

相关推荐

辅理善瞬感传感器(雅培)
辅理善瞬感传感器(雅培)
该产品适用于测量18周岁及以上的成人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用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能作为治疗药物调整的依据。扫描检测仪中内置的血糖血酮检测模块可用于测量采自指尖、前臂、上臂或拇指根部新鲜毛细血管全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和采自指尖和静脉的新鲜全血中的β-羟丁酸浓度,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也不能作为治疗药物调整的依据。与其配套的辅理善瞬感软件可以帮助患者或医护人员查看、分析和评估由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胰酶肠溶胶囊(得每通)
胰酶肠溶胶囊(得每通)
治疗儿童和成人的胰腺外分泌不足。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常见于(但不限于):囊性纤维化、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胃切除术后、胰腺癌、胃肠道旁路重建术后(如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胰管或胆总管阻塞(如肿瘤所致)、西蒙-席汉氏综合症。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欧姆龙血糖试纸HEA-STP30
欧姆龙血糖试纸HEA-STP30
用于自测人体毛细血管全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本产品用于体外监测,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工具。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