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慈母多败儿,其实比起慈母,一个控制欲强大的严父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当代家庭教育家王东华教授提出,严父毁子比慈母败儿更加可怕,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个控制欲强大的父亲!
小米四岁之前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经历了隔代教育后的他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幼儿园,米爸爸是苦孩子出身,他认为儿子应该严格管教将来才能成大器。
四岁的小米不好好吃饭,米爸爸一个巴掌扇过去,还没等孩子反应过来,就把他提进房间反锁面壁思过。
房间里传来小米大哭的声音,米爸爸妈妈不理会,吃完饭以后把小米放出来,告诉他这顿饭不吃就饿到晚上才能吃。小米饿到胃痛,也不许吃饭。
米爸爸对小米管的非常严又细,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分心,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打游戏,不可以吃零食,甚至不可以大笑,否则棍棒加小黑屋伺候。
每次小米哭的时候,米爸爸都会厉声制止,男孩子不准哭,男孩哭是不对的,会被人笑话!小米忍住了,可是长期压抑的心情得不到宣泄,他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影响到消化系统,身体也越来越差。
七岁那年上小学,小米成了班上最矮小瘦弱的学生,由于米爸爸对他魔鬼式训练,他的成绩一直不错。
每当小米和同学有冲突时,小米都会用拳头解决矛盾,米爸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接受批评。回家以后,米爸爸把小米狠狠地抽了一顿,小米大声的吼叫,发疯一样地打自己,他不仅有了暴力倾向,还有自虐倾向,这就是长期压抑情绪的后果。
最后小米不得不暂时休学,接受心理治疗。对于一个把全部赌注押在孩子身上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打击。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毁了孩子,也毁了家长的生活,所以教育孩子之前要多想想孩子的心理感受。
无独有偶,突然想起我的小学同学李军,他就有一个控制欲强大的严父,当时老师还让家长们向李军的爸爸学习呢!
李军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可是他爸爸对他永远不满意,李军考了全班第一名,他爸爸嫌他没考全年级第一名。等到李军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他爸爸又嫌他加分题为什么没做对,总之永远吝啬他的赞美。
有一次考试,李军失误了考了个第三名,他爸爸如临大敌,李军爸爸就因自己吃亏在没文化上,他特别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所以一旦李军没考好,他爸爸就会抓狂。他把李军关进房间里,随手操起棍子就是一顿打,打得李军满屋子跑。
他们家住二楼,李军的爸爸越打越愤怒,最后把李军从二楼扔了下去,气呼呼地说,你这样不争气的人不配活着!李军摔出了颅内出血,被送往医院救治,还好保住了命,但是人已经傻了。
李军本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却因为父亲错误的教育方式人生尽毁,更别提前途了。他的父亲也非常后悔,时光却不会再重来。
慈母多败儿是放任孩子做错事不管,所以出了很多熊孩子,你不管别人替你管,才有了女大学生踹椅子后的熊孩子事件,罪魁祸首是母亲的听之任之溺爱孩子。
比这个更严重的是严父毁子,试图控制孩子的全部生活,过多的干涉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毁了孩子的想象力创作力,甚至颠覆孩子的三观。养不教父之过,教太严子之痛,望子成龙心切可以理解,但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动物,越强制要求越退缩不前。
任何教育都是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他是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附属品,他是一个有人格和自尊的个体。
我在小学教书的时候常常看到有学生挂着伤来上学,我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谈心,一句你怎么了,学生就委屈得哭了。古人云,从来小孩爱戴高帽,吃软不吃硬。学生说每次他犯错了,爸爸扬手就打,现在他做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生怕自己错了被爸爸追着打。
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建议家长们看到孩子做错事,不要急着惩罚,要先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再判断是不是应该惩罚。惩罚的目的为了让孩子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如果粗暴教育,却往往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接受自然惩罚法。
我有一个学生有严重的拖延症,孩子回家先玩拖到很晚不做作业,他的母亲一遍遍地催,父亲一次次的打,他每次都是哭着完成作业,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他的父母采纳我的意见,利用自然后果惩罚教育法,孩子放学回家看他拖延到什么时候。玩到十点他才想起没有做作业,才匆忙赶作业,十一点多完成了再加上洗漱拖拉一下就十二点,第二天上学就没有精神,如此反复几天,他的父亲和他心平气和地谈了一次,从那以后他每次放学回家先做作业,他的父亲每周和他有效沟通至少一次,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优秀。
作为一个基础教育的老师,想说几句,我发现现在的家庭教育有些消极,许多孩子都在经历隔代教育、丧偶式教育,控制欲太强的严父教育,这些教育成功率都不高,其中最毁孩子的当属严父毁子教育。
最近几天的社会新闻,一个十八岁的儿子用水果刀把父亲杀死,一刀毙命。透过现象看本质,儿子说自己从小被父亲打到大,一言不合就是打,父亲控制自己做任何他认为不妥的事。等到儿子大了懂得反抗了一时失手酿成大祸,最终毁了一个家庭。
如果你或你的爱人是一个控制欲强大的爸爸,从现在起,放下那些约束孩子的条条框框,收起那些严惩孩子的工具,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心声。
严父要有威严却不失亲和力,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多换位思考,对孩子要有同理心。让孩子既爱你又敬畏你,当孩子做错事,作为父亲有责任教育孩子,但必须做到以理服人。
教育没有捷径,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是爱。希望每一个爸爸都能承担起父亲的教育责任,不以暴力手段制服孩子,放下你的控制欲,从现在起,做一个慈爱又有底线的爸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