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大早上的,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
对于内脏,很多朋友又怕又爱。说怕,是怕它含太多脂肪和胆固醇,怕它含有污染。说爱,是因为喜欢它嫩滑独特的口感。
在各种传言中,内脏不仅高脂肪、高胆固醇,还是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富集地。
猪肝、羊腰等动物内脏就真的不能吃了?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动物内脏的「恐怖」传言。
传言1:内脏含有非常高的胆固醇,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大部分人害怕内脏的理由是,觉得内脏高脂肪、高胆固醇。
动物内脏都含高脂肪?
的确,肥鸭肝、肥鹅肝等育肥动物肝脏的脂肪含量比较高,通常可达10%~30%,和肥牛相当。
在火锅店,我们可以随便吃掉一盘肥牛、肥羊卷,怎么就这么担心鹅肝、鸭肝呢?
而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比瘦猪肉还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健康的肾脏也是低脂肪食物,而心脏的脂肪含量和普通肉类差不多。
动物内脏都是高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肝脏是胆固醇合成的场所,它胆固醇含量通常是瘦肉的3~4倍。100克生猪肝和一个鸡蛋相比,胆固醇还略多一点儿。
相比而言,肾脏的胆固醇含量就略低一些,而心脏的胆固醇含量和普通肉类几乎相当,是不需担心的。
不过,就算吃一点高胆固醇的肝脏,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
2015年美国营养学会取消了胆固醇的膳食限量,我国2013版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当中,也未对胆固醇进行限制。
因为「胆固醇吃得多一点,就会升高血胆固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结论,是没有可靠证据能证明的。
虽然不建议经常吃富含胆固醇的肝脏。但如果一个月吃1、2次,每次吃50克到100克,是不必过于担心的。
传言2:内脏含有过多的维生素A,吃太多会中毒?
还有人担心「肝脏中含过多的维生素A,摄入过量时也可能让人中毒」。
但是,我们要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通常,国人的维生素A摄入都不足,多数人达不到推荐量(女性每天700微克,男性800微克)。
按现有医学证据:成年人服用超过推荐量100倍的维生素A会发生急性中毒;长期每天服用超过推荐数值25倍的维生素A,会发生慢性中毒。
按鸡肝的维A含量,一周吃一次,每次一两,得到的维A的量大致为5000微克,只有每天推荐量的7倍,远远达不到急性中毒的量。如果把这个数值平均到7天当中,那么只有1倍,也远达不到慢性中毒的量。而更常吃的猪肝,其维A含量只有鸡肝的一半,更不容易达到中毒量。
也就是说,偶尔吃一次动物肝脏,比如每个月吃1、2次,哪怕吃的量比50克更多,也不可能出现维生素A中毒。
如果不是自己乱服维生素A胶囊,或者乱喝鱼肝油,仅仅偶尔吃一次肝脏就吃出维生素A中毒的说法,属于自己吓自己的夸张。
传言3:内脏污染大?
民间还流传着「吃肝脏会中毒」「内脏污染特别大」的说法,这让很多人想吃却不敢吃。
不可否认,「吃肝脏会中毒」的说法并非完全危言耸听。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营养合成器官,同时也是解毒器官,各种毒素都会送到肝脏去处理。肾脏则是动物体的排毒器官,它也很难避免和毒物打交道。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会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然后再由血液运送到肝脏,合成各种身体所需的物质。而各种毒物也会进入肝脏解毒,将代谢废物、以及外源毒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小分子易溶性物质排出体外。
如果动物患疾病,或过量服用药品,或饲料中有过多的重金属和其他难分解的污染物,这些成分就可能在肝脏中长期积累。
但是,肝脏的这些害处,都是建立在动物本身患病,或过量使用兽药,或饲料、水源被污染的基础上,肾脏也一样。
食用经过动物检验检疫的合格产品,只要注意吃的量和烹调方法,一般来说不会发生中毒。
健康头条说
如果你身体健康也爱吃肝脏,那每月吃1、2次,每次不超过100克,完全没问题。
选择靠谱的超市购买有检验检疫标志的产品,不要吃不新鲜和有病变的内脏。
而且一定要彻底烧熟,不要因为追求嫩滑口感而吃没熟透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