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是一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钙是宝贝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年轻父母大多意识到补钙的重要性,但怎样才是科学、安全、有效的补钙,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掌握。应该如何正确补钙呢?
要明确是否需要补钙?
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需要补钙。如果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摄取700-750毫升的配方奶,钙的摄取量就是充足的。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补钙。配方奶喝得较少的大龄婴儿,如8-12月龄的宝宝也可以考虑补钙。此外,经医生诊断缺钙的小宝宝应该补钙。
如何补钙?
1、补钙的方式有两种:钙剂和饮食补钙。最常用、最传统的补钙食物莫过于奶类及奶制品,这类食物不仅含钙丰富,而且容易吸收。酸奶也是一类非常好的补钙食品,它不仅可以补钙,其中的有益菌还可以调节肠道功能,适合于各类人群。
2、科学补钙有技巧: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每日钙摄入量0-6个月 300mg,7个月-2岁600mg,3-9岁800mg,10-12岁1000mg,13-15岁为1200mg,16岁-成年800mg。
3、安全补钙要警惕:儿童肠胃功能较弱,应选择纯度高、成分单纯、易吸收的钙剂,不宜选择复合钙。3岁以上的缺钙儿童可选用含钙量较丰富的无机钙,如碳酸钙等。3岁以下婴幼儿的胃酸浓度低,最好选择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有机钙。动物骨骼或海洋生物中提取的钙剂要警惕有重金属残留。
4、有效补钙看吸收:钙剂的最佳服用时间为清晨、晚睡前和餐后1小时,少量多次服用吸收率高。在补钙的同时还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或多晒太阳。此外,不宜与牛奶、锌剂等同服,一般需间隔2-3个小时,特别提醒每天先补锌后补钙。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1)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并促进钙在骨骼的沉积。BBunion早教机构认为饮食中蛋白质供应充足有利于钙的吸收,这可能是由于蛋白质消化产生的氨基酸可以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的钙盐,因而促进钙的吸收。机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多时,食物钙的吸收率会有所提高,例如成人仅能吸收膳食中钙的20%,而婴儿和孕妇对膳食钙的吸收率可高达50%左右。此外,机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时,膳食钙的贮留也会增多。
(2)抑制钙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过多时,不仅食品本身所含钙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影响其他食品中钙的吸收,如菠菜、竹笋、苋菜、蓊菜、毛豆、茭白、洋葱、草头等。因此在烹调这些蔬菜之前,可先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可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脂肪进食过多时,消化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在肠道来不及吸收,也容易与钙结合而随粪便排出,使钙的吸收减少。膳食蛋白质摄入过多时,会增加尿中钙的排出量。因此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此外,膳食纤维摄入过多时,其中的成分与钙结合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因此不提倡小孩吃过多的粗杂粮。
注意:补钙也应适量,过量则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