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0人9痔在人群中流传甚广。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
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6.7%的人患有混合痔,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这一数据也逐步升高,50岁以上的人群中混合痔的发病率高达95%,男、女没有太大差异。
有人认为痔疮是小病,忍忍也就过去了。也有人说得了痔疮,就要狠下心一刀了之。
更有人担忧痔疮不治会不会癌变,总之有痔之士惶惶不可终日。
痔疮,医学上标准名称为“痔病”。不重视肯定不对,但是想太多也不好!
痔疮概述
痔疮是指肛门周围或直肠下段肿胀和发炎,这是大肠通向肛门的最后一段。
不同严重程度的痔疮,表现也不同。
比较轻的痔疮,基本上很难发现,肿起来不超过蚕豆大小,偶尔会在上厕所的时候出血。
中等程度的痔疮,会让“小疙瘩”肿得非常频繁,稍微吃点辣、喝点酒都会肿,肿起来大概有1~2个蚕豆大小;上厕所用力的时候,“小疙瘩”还会从肛门中掉出来,出血也比较严重。
最重的痔疮体积很大,发作得更频繁(坐得稍微久了点、便秘了就会肿起来),出血也非常严重;有的人的小疙瘩,甚至会在走路时掉出来。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痔疮”?
1.长期坐着工作的人群:由于身体重心往臀部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回流不畅,静脉曲张而形成痔疮;
2.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用力而导致盆腔充血、会阴下降,容易造成黏膜的松弛和“肛垫”的脱垂而形成痔疮;
3.长期便秘、大便干燥、排便时间长的人群;
4.饮食习惯偏嗜油腻、辛辣、腌渍、口味较重食物的人群;
5.爱喝酒甚至长期酗酒的人群;
6.每天喝水较少,摄入水分不足的人群;
7.不爱吃蔬菜、水果,摄入膳食纤维较少的人群;
8.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生活习惯不佳的人群;
9.急躁易怒,脾气暴躁,爱发火的人群;
10.妇女生育后,大部分人都会继发痔疮;
11.由于痔疮是一种随着身体机能衰减而逐渐加重的“退化性疾病”,所以肥胖、年龄增长容易发病;
痔疮如何预防?
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作息规律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预防痔疮的发生。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
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顽固性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治疗原发病,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以免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使痔疮发生。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最好是晨起排一次大便,不要长时间忍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5分钟为宜,不能超过10分钟),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玩手机。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注意卫生,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冲洗清洁,勤换内裤。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减轻肛门局部炎症。
5.避免久坐久立
6.注意孕产期保健
妇女妊娠后,子宫膨大影响痔静脉回流,易诱发痔疮,且孕期一般活动较少,引起大便干燥而诱发痔疮产后大量血液流失,引起便干、便秘,加重或诱发痔疮。
因此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痔疮。
7.常做提肛运动
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象强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
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两次。这项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时、乘车时、看电视时、走路时、休息时都可做,效果很好。
8.自我按摩
痔疮是局部血脉瘀结的结果,按摩为我国传统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长强穴(尾骨尖前面)为治疗痔疮首选穴位,取长强穴按摩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是很有效的。
9.及时用药
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如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便血时应及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可以避免轻度痔疮进展。
痔疮治疗方案
有许多痔疮治疗方案可在家中或利用非处方药物进行。许多治疗方法可简单地缓解痔疮的症状,直到它们自行缓解。
1.把小疙瘩推回去!
痔疮小疙瘩如果掉出来怎么办?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推回去”。虽然很羞耻,但这个想法非常正确。
这种“小疙瘩”突然从肛门里掉出来的情况,在医学上叫做“痔疮脱出”;如果脱出来的痔疮比较小,很容易就能推回去;如果痔疮比较大,想让它缓缓地回到原位会比较困难,这时可以在痔疮上涂点润滑的药膏,助他一臂之力。但如果痔疮卡在了肛门外,怎么也推不回去的话,千万不要硬来,赶紧去医院,让医生帮你处理。推回去的痔疮要涂抹药膏。
2.坐浴
痔疮的疼痛,大多数是因为肛门周围的括约肌痉挛造成的;温水坐浴时,菊花周围的肌肉就“被放松”了,疼痛也被缓解了。不过如果是生理期的女性,或者是痔疮出血比较厉害的人儿,最好还是别坐浴。
一般情况下,用清水坐浴20min就可以了,也可以适当加一些食盐或者像是蒲公英、马齿苋等中草药。网上有些帖子会推荐用高锰酸钾坐浴,但是高锰酸钾的剂量不好控制,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再尝试。
3.金缕梅
我们应注意痔疮周围部位以避免发炎和受到刺激。很多人直接在外痔处使用金缕梅以获得缓解。
天然金缕梅是一种收敛剂,能使组织收缩,金缕梅减少瘀伤的作用已众所周知。
使用棉球蘸取少量纯金缕梅涂抹痔疮会使许多症状缓解。如果这种方法使症状恶化,应尝试使用更加间接的办法。
重要的是,金缕梅不可使用酒精稀释,因为这样可以使其变干,刺激痔疮。
4.椰子油
椰子油是一种天然的保湿剂,也有助于缓解痔疮症状。使用椰子油可以减少发炎和肿胀,也可有助于减少搔抓的冲动。
5.芦荟
芦荟用于肛门处可以缓解痔疮引起的烧灼、瘙痒和肿胀。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添加剂和防腐剂可以使症状恶化。
6.冰袋
用冰块等对痔疮冷敷也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就坐或痔疮发作时使用冰袋可以帮助暂时减轻肿胀。
使用冰袋时要用毛巾包裹,以免损坏皮肤。冰袋放上15分钟,每小时重复一次。
7.改善生活方式+手术才能“斩草除根”
坐浴和药膏都不能给痔疮“去根”,只能让痔疮暂时不肿、不流血、不疼;如果久坐、久站、便秘、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的根源没解除,痔疮时刻都会死灰复燃;等痔疮肿的特别大的时候,就只能靠手术来解决了。
目前手术都是微创的,可以根治痔疮,而且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也很少,大家可以放心接受手术,不必担忧。
改变生活方式
1.多饮水
许多肛门问题,如痔疮,是饮食中缺乏液体造成的。
每日喝大量的液体可使大便柔软和易于通过肠道。其结果是柔软的粪便通过肠道费力更小,减少对痔疮的刺激。
2.富含纤维的食物
高纤维饮食对消化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排便方面。
纤维能吸收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使其它更容易通过。
3.穿衣注意
人们可以通过穿宽松、透气、棉质内衣和裤子来促进痔疮的愈合。这有助于防止痔疮周围区域过度出汗,并有助于减轻症状。
4.正确的如厕习惯
上厕所时也有一些事情要考虑,这可能有助于控制或避免痔疮。
重要的是不要用力排便。过度用力可能使痔疮更糟。如果2分钟后仍没有排便,最好是过后再试。这也对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有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听从身体也是很重要的。身体需要排便的时刻是做这件事的最佳时间。上厕所时等待时间过长可以使粪便撤退,造成更多压力和紧张。这只会使痔疮恶化。
如果卫生纸太刺激,使用潮湿的卫生纸可能会有帮助。不含添加剂的无酒精婴儿湿巾擦拭也可带来缓解。肛门专用湿巾或痔疮专用湿巾将有助于排便后清洁。
排便时采取蹲位可能有帮助。直肠在蹲位时更容易在较小用力下自行清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如厕时在脚底垫几本书或凳子。
5.需要避免的事情
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避免。应避免使用在许多家庭中常见的商业婴儿湿巾或芳香卫生纸。
痔疮是高度敏感的,香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可能使症状恶化。更重要的是出现痔疮时不要用肥皂清洗肛门。这可以使痔疮干燥并刺激痔疮。
也应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它可以稀释血液,使出血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