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肠癌当痔疮?发现时已经是肠癌晚期

很多人不把拉肚子、便秘、便血当回事,以为吃点消炎药过两天自然就会好。

但殊不知,这些容易忽略的小毛病,往往会酿成大患。

武汉晨报有一则新闻,家住硚口的宋大爷从几个月前开始便血,血色呈暗红色,一开始老人没在意,以为是犯了痔疮,直到有一次出血不止被送到武汉东大中医肛肠医院急救,被确诊为肠癌。

肠癌作为一种“富贵病”,一直被称为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因为它发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意识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短短几年时间肠癌跃居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据相关调查显示: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小伙天天吃外卖,“吃”出肠癌晚期

此刻28岁的小李躺在病床,被确诊为肠癌晚期的他已失去手术机会,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小李平时工作繁忙,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为了节省时间,几乎天天都吃外卖。

直到有段时间,小李腹泻不止,有时还便血,吃完外卖后腹痛明显,他以为是肠胃不适,只吃了点消炎药解决。

直到腹痛难忍,他才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其横结肠部位出现一个不规则的肿块,极有可能是胃癌或肠癌,且肿块有出血、溃烂的表现,意味着已经出现转移,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年过半百的父亲在病床前泪流面满,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大肠癌每年新发病人数约13万~16万人,死亡人数约6万~9万人。

即使是美国好莱坞巨星,被称为“天使的化身”的奥黛丽.赫本也难逃结肠癌的厄运不幸离世;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肖晓琳也因患直肠癌,经治疗无效后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丁因患直肠癌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

看着一个个鲜活的身影离我们远去,癌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肠癌的发病原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高脂饮食、垃圾食品摄入过多、过量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家族遗传史等等,都有可能诱发肠癌。

肠癌最爱的5类人

1、有家族遗传史的人

虽说肠癌这种疾病没有传染性,但有约10%~15%的有遗传背景。

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概率比普通人多3~4倍,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2、饮食喜欢重口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吃到想吃的食物,3天一顿烧烤,5天一顿火锅,同事朋友聚在一起,几瓶冰啤酒下肚,酣畅淋漓。

虽说重口味的食物可以刺激食欲,长期摄入过咸、过辣的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增加罹患肠癌和胃癌的发病率。

3、长期不良生活习惯

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便利,动动手指,外卖就会送上门。

这种方式虽然便捷,但饮食卫生不能保证,长期摄入热量高又缺乏纤维素的快餐,都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4、久坐不动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因工作性质的关系,他们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坐在办公室里。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往往腰酸背痛颈椎不适。

长时间久坐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长期坐着不活动,会导致腹部、盆腔、腰骶部的血液循环受阻,肠道功能下降,肠道中的毒素和垃圾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增加肠癌的患病率。

5、错把肠癌当痔疮

肠癌早期的症状与痔疮相似,共同点都是大便带血,很容易混淆。倘若把早期肠癌当痔疮,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区分肠癌还是痔疮:

1、大便规律是否有变化。痔疮患者的大便次数较平常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肠癌患者的大便次数会不规律。

2、看出血量和出血状况。痔疮患者排便出血一般在大便前或大便后;肠癌患者,大便和血往往混在一起。

3、要看是否伴随其他症状。痔疮不会引起腹痛;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一般会有腹痛。另外,直肠癌还会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

同其他癌症一样,肠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就越有利。如果你发现下列任何症状,都不应该忽视。

肠癌来临的4个信号

1、排便时有血产生

在生活中,上火或痔疮有可能会引发便血,但其实便血也属于肠癌的早期现象之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大便出血颜色呈现鲜红色,就极有可能是大肠癌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检查就医,大便的颜色会从红色变成粘稠状的暗红色,这时候就严重了。

2、排便习惯的改变

如果之前的排便习惯很规律,近期频繁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的情况,或排便次数增加,大便颜色从黄色变成极细的条状并附有粘液;腹胀、腹痛,有排便不尽感,要注意了,这些都是大肠癌早期的症状!

3、大肠癌可能伴全身症状发生

肠癌会导致人体的相关肿瘤附在人的肠壁附近。导致肠道变得越来越细,最后引发肠梗阻。

末期肠癌患者身体也会出现其他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消瘦、体虚乏力、频繁发烧或感染等。

4、腹部会有疼痛感和不适感

肚子有很明显的疼痛也属于大肠癌的早期现象之一。由于此时的肠胃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感,从而引发疼痛现象。并且这种疼痛会时不时的经常出现。

因此,要想预防肠癌,要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着手。

预防肠癌,从小事做起

1、减少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摄入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鱿鱼、墨鱼、鸡蛋黄等;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

2、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

食物中的纤维一般不被人体吸收,但其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加快肠蠕动,减少肠内的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魔芋、大豆及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藻类等;可食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3、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在预防恶性肿瘤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

随时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番茄、橙子、西瓜、草莓、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蘑菇等。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过于肥胖或运动量过少均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管住嘴迈开腿,拒绝垃圾食品,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肛肠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