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又尿床了”——关注小儿遗尿症
导读:儿童遗尿症是一种病,家长们应该重视,不能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 很多妈妈以为,孩子尿床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可是,如果超过5岁以上的儿童还会频繁尿床的话,可能就是一种病——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将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诊断为儿童
“妈妈,我又尿床了!”——关注小儿遗尿
导读:关注小儿遗尿! 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 据统计资料表明,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并且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目前,国内外对于儿童夜遗尿这一病症关注都非常不足,很多患儿根本无法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正确认识小儿遗尿,科学治疗是关键!
导读:一图读懂 遗尿症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疾病,若5岁以上的孩子,一周内尿床超过2次,持续超过3个月就可以诊断为儿童遗尿症。 儿童夜遗尿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目前国际上最认可的说法是: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整晚的尿液;缺乏抗利尿激素,导致夜间生成的尿量过多;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