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知识小科普——肝硬化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哪些事情?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造成的肝脏弥漫性损害。其特点为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和肝小叶结构损害及假小叶形成。

肝硬化早期在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可有门脉高压症状,但没有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这个时期的肝硬化叫做肝硬化代偿期。

肝硬化早期肝功能尚可代偿,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称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无论是肝硬化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 滴酒不沾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器官。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乙酸会对肝细胞产生损伤。因此,大量过量饮酒对肝脏的危害极大。

无论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都应该戒酒或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2. 清淡饮食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对脂肪和胆固醇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动物内脏、高脂、油腻、油炸、腌制食品等应避免食用。

肝硬化患者可以选择容易消化的蛋白食品,如深海鱼油、低脂牛奶、豆腐等。新鲜蔬菜如花椰菜、白菜等也是可选的食物。

3. 控糖少盐

任何时期的肝硬化患者,对糖分的摄入都需要有所控制。高糖会引发脂肪肝,加重肝脏的负担和损伤程度。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每天的盐分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做到几乎无盐。

此外,肝硬化患者应该注意补充锌、镁、硒以及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肝硬化患者应该注意日常饮食更好护肝,防止病情恶化。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