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药店纳入省级集采,将消除药店与医院药品“价格倒挂”现象

9月16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联合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召开了广东省药品零售行业集采联盟筹备组第一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集采行动正式迈出了落地的第一步。

 

 

据悉,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基于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之前下发的《关于做好我省药品零售企业药品交易报名工作的通知》,遵从拟开展药品线上交易业务的要求,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广东省零售药店药品交易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特定项目。

 

而对于广东省数万家药店来说,药品零售集采行动将会给药店在药品采购上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为医药分家,为零售和连锁药店进一步承接医院“处方外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从国家实施“4+7带量集采”的行动以来,中选的药品价格大大降低,而零售药店依然按照传统的供货商集量采购的方式,结果就导致了药店的药品价格高于医院药房内药品的价格,形成了“价格倒挂”的现象。

 

这显然不利于国家“医药分家,取消以药养医”的医改政策,因为医药分家,药店正是承接医院“处方外流”的重要阵地。

 

因此,随着“4+7”带量集采的进一步扩面实施,零售药店如果想在医改洪流中分得一杯羹,必须也要让药品的销售价格不能高于医院,也就是说不能高于“4+7”带量集采中中选药品的价格。

 

 

除了广东之外,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等地区也已经开展了零售药店线上药品集中采购的行动,有分析人士称,这将逐渐蔓延至全国,甚至也会包括民营医院等机构。

 

正如上面分析的一样,零售药店线上集中采购是医改政策下沉的又一体现,也是承接医院处方外流的重要举措,最终目的是让医药分家,消除传统以药养医的弊端。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处方药市场总规模可达18900亿元,医院处方流出量约占总体处方量的1/5左右,我国处方外流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而处方药零售市场的销量也将超过1500亿元。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各省市、地区逐步开展零售药店的线上采购,但也只是让药店“止损”而已,平价进药平价销售依然让药店“无利可图”。

 

因此,探索药店最终的盈利模式应该也需要改革,比如传统药店是否也逐步从药品销售差价盈利上逐步演变为药事服务管理收费上,毕竟国内医疗资源紧张,让药店承担药品使用服务指导的职责可以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而且药师在用药指导上应该更有话语权,您觉得呢?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