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最高的恶性肿瘤,因不易被发现,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对于前列腺癌,人们常存在这样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慢性前列腺炎治不好会转变为前列腺癌
目前,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种族、遗传、环境、食物、吸烟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也没有发现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存在必然联系。
误区二:频繁自慰会得前列腺癌
男性自慰对身心的影响更多是由于频繁自慰带来的心理负担,大多数男性只要把握一定的频度是不必担心诱发前列腺癌的。
误会三:番茄红素能预防前列腺癌
靠多吃番茄来预防前列腺癌并不靠谱。番茄红素虽有益,但尚不足以“抗癌”。
研究者认为,这种益处可能与所含的微量营养素有关。但对已发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番茄红素降低前列腺癌风险的证据不足,补充番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的结论仍有待证实。
误会四:补充硒和维生素E能预防前列腺癌
补充维生素E和硒并不能降低前列腺癌的患病率,单独服用维生素E甚至会增加患癌风险。
误会五:得了前列腺癌等于“判死刑”
前列腺癌发展通常相对缓慢,生长、扩散、转移要比肺癌、肝癌等肿瘤缓慢得多。一般来说,前列腺癌不会影响患者预期寿命,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往往是死于其他系统疾病。
因此,在确诊前列腺癌后,患者和家属应积极向专科医生求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预期寿命、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最后为患者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误会六:切除前列腺后会丧失性功能
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但近年来开展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在确保肿瘤切除彻底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地保留神经血管束,从而尽可能保留性功能。
因此,随着神经血管束保护技术的发展,一般术后一年内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