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加剧,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愈发引人关注。据2015年国际数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00余万帕金森病患者,7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达10%。
一直以来,帕金森多发于老年群体,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但近年来,帕金森患病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帕金森发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临床治疗中不乏40岁以下的青年患者,甚至不少35岁左右发病的年轻患者。
并且,当患者出现“手抖东西拿不稳,脚抖不能走直线,晚上总是睡不着…”等早期症状的时候,往往容易与腰椎病、颈椎病混淆,导致治疗延误。在老年人群体中,早期延误治疗率更是高达60%。逐渐地,帕金森患者的运动能力会受到巨大影响,还会出现睡眠障碍、抑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帕金森病需要尽早接受治疗。
只是,目前帕金森病还未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如何预防就成了关注的重点。
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现实,帕金森病居然可能具有遗传性…难道患上帕金森是天生注定的吗?难道帕金森也会代代相传?
6月16日下午15:30~16:30,我们邀请到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病区主任,罗巍博士作客我们的直播间,向大家详细讲解。
罗巍博士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伦敦大学学院附属的皇家自由医院和国立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医院、全球最早的脑起搏器手术(DBS)中心-法国Grenoble大学访问。擅长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病、神经系统遗传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