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该如何控糖?患者的自我管理,不能光盯在药上

全球目前约有4.2亿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近1亿患者在中国。

过去30多年的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多应酬、少体力活动,可促使糖耐量下降,诱发糖尿病。同时,因生活方式改变,作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血脂、高血压,患病几率也大大增加,使得糖尿病发病率大幅度攀升,糖尿病已经从少数病变成广泛流行病。

图源:摄图网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生物功能受损,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患者表现出血糖升高的特征。除了基因因素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生活压力过大,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等,成为现代人患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我国糖尿病患者虽然众多,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意识和水平依然不够。早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就提出,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必诊断,从而导致这些庞大的患者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

一旦糖尿病无法获得有效治疗和控制,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更是难以预防和治疗,最终因糖尿病导致身体各种组织受到慢性损害。

以糖尿病神经病变为例,糖尿病诊断10年内,患者常有明显的的糖尿病神经病变,60%-90%病人经神经功能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2001年一项国内住院患者调查数据显示,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

当然,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与病程相关,吸烟、40岁以上及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患病率更高。若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可向医生咨询一下普瑞巴林。

除年龄是不可控因素外,吸烟和血糖控制均是可控因素。因此,想要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几率,关键要戒烟、控制好血糖。

图源:摄图网

若想控制好血糖:关键做好四件事

第一、药物治疗

当HbA1c(即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时,首先推荐使用的药物是二甲双胍,使用该药物的过程中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充分降低药物胃肠道副作用。同时,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相关指南曾指出,FDA批准的降糖药可作为二线治疗与二甲双胍联用。

药物联合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来考虑,不宜等到患者血糖恶化时才加用第二种药物。

通常使用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或胰岛素替代治疗用于纠正胰岛素分泌不足,二者都能够较好地降低血糖,但也要留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第二、血糖监测

血糖检测在患者自我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患者自我监测(SMBG)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状态,血糖监测的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血糖控制目标应该个性化,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病情具体情况,制定一个血糖监测表,并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测血糖。

为了避免盲目的、无规划的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和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如果检测频率不足,那对平均血糖、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发生的判断可能误差风险较大。

如果检测频率过多,也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焦虑情绪。

当然,在实行SMBG之时,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技术,并确保血糖仪和试纸的准确性。

第三、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关键。但是,这不代表患者什么都不能吃,只能做个清心寡欲的斋戒者。

糖尿病患者并不存在绝对的饮食禁区,关键是控制好摄入量。

在遵循“控制好总热量、营养均衡、低盐、低脂、增加纤维摄入量”等原则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食物。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一份专门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制的膳食指南——糖尿病饮食金字塔。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控制目标、热量和营养需求量,以及个人喜好,依照“糖尿病饮食金字塔”指南来掌控日常饮食。

1.谷物和富含淀粉的食物——每日适宜食用量6~11份

2.蔬菜——每日适宜食用量至少3~5份

3.水果——每日适宜食用量2~4份

4.牛奶——每日适宜食用量2~3份

5.肉类和肉类替代品——每日适宜食用量4~6盎司,分两餐食用

6.脂肪、甜食和酒精——每日适宜食用量尽量只吃很少一份

糖尿病饮食金字塔是用于帮助患者更容易记住该吃什么以及吃多少。但如果你需要制定一个更加严谨的饮食规划,请咨询专业医师或者职业营养师。

第四、积极运动

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提升幸福感。

建议患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并尽量达到降糖或降脂的效果。运动前中后,记得自我观察血糖、血压等指标。

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自主选择适合的运动,但是,有运动禁忌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慎重了。

尤其是有这些情况的人群:

1.血糖很高(>16.7毫摩尔/升)或者血糖波动很明显的患者

2.近期有明显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的患者

3.血压明显升高(>180/110毫米汞柱)的患者

4.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5.有明显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运动的患者

此类患者短期内不适宜参与运动,应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再向专业运动康复师咨询并获取相应的运动建议。

 

参考资料:

《控糖不要光盯在药上》_翁建平_健康时报/2015年/11月/12日/第018版疾病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流程》_徐东辉_防保康复/2011年第36期(第13卷总第297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的健康教育》_姚田芳、谷润联_基础医药论坛2015年第19卷增刊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名为《直达目标——2型糖尿病的管理(2017)》的专家述评

 

相关推荐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A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沙格列汀片(安立泽)
沙格列汀片(安立泽)
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辅理善瞬感传感器(雅培)
辅理善瞬感传感器(雅培)
该产品适用于测量18周岁及以上的成人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用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能作为治疗药物调整的依据。扫描检测仪中内置的血糖血酮检测模块可用于测量采自指尖、前臂、上臂或拇指根部新鲜毛细血管全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和采自指尖和静脉的新鲜全血中的β-羟丁酸浓度,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也不能作为治疗药物调整的依据。与其配套的辅理善瞬感软件可以帮助患者或医护人员查看、分析和评估由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