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将于今年9月完成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更多救命好药将纳入医保。
17个谈判药品价格,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进入医保是第一步,对患者来说,尽快用上谈判药是非常重要的。”胡静林说。
为此,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确保符合条件的患者能够买得到、用得上、可报销谈判药。
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执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个地方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等为由,影响抗癌药的供应和使用。在2018年合理使用抗癌药的费用不纳入当年的医保总控范围,按规定单独核算保障。在制定2019年医保总额控制指标时,要统筹考虑谈判抗癌药合理使用的因素,合理确定2019年的医保总额控制。
国家医保局还要求各地按时报送抗癌药的采购报销的情况,对于进度滞后的地区及时提醒督促。截止到2018年12月底,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自执行新的谈判价格以来,在全国医疗机构和药店的总采购量约184万粒/片/支,这是大的统计口径。采购总金额达5.62亿元,与谈判前的价格相比节省费用9.18亿元,累计报销的人次数是4.46万人次,报销金额2.56亿元。
“一方面,我们明确谈判药品的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的预算。第二,我们会同卫健部门明确不得以药占比影响抗癌药的使用。目前看,落地情况比较顺畅。到2018年底,一个多月时间,报销人数达到4.5万,报销金额2.6亿。今年1月,仅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报销人数达到1.2万人,金额达到1个亿,分别是上月的2.4倍和2.2倍。”胡静林介绍。
胡静林表示,今年的任务就是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抓紧工作。首先就是要改革现行目录管理办法,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启动2019年目录调整工作。我们预计这项工作9月份完成。”胡静林说,这项工作涉及面多、涉及药品量大,将充分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和临床需求,按照保基本的要求,重点考虑基本药物,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慢性疾病用药和儿童疾病用药。
“目录调整也不能只进不出,不具备条件的药品要调出目录。通过我们的工作优化目录结构,让更多救命好药进入医保。”胡静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