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渐变成了人体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器,让我们拥有更多感知、记录、分析、管理自身健康数据的途径与方式。
通过放置在各类手环、手表、眼镜、戒指等随身物品上的电子芯片,我们能够实时有效地测量记录血糖、血压、心跳、脉搏、睡眠时长等健康数据,并传输到设备后台生成报告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在过去几年里,无论是传统医疗器械公司还是现代科技公司,都纷纷涉足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九安医疗开发了与微信互联的智能血压计,雅培公司推出了可以连续监测血糖的“瞬感”血糖仪,苹果公司则在Apple Watch里专门推出了多款健康应用程序。
苹果公司CEO库克表示,这些应用能够改变人们的健身方式,如设置运动类型、设立目标、记录数据、记录心跳、测量热量消耗、锻炼时间和距离等。
就在上周,Apple Watch正式上线了可检测心电图的应用程序,用户只需在佩戴该产品时将手指放在表冠上,就能在30秒后得到一份心电图报告。
根据该数据报告,用户可以判断他们的心脏跳动是否属于正常的窦性心律,或是否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迹象。
房颤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会不断增加,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接近2%,75岁以上人群中可达10%。
据美国疾控预防中心统计,美国年龄65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有9%会受到房颤影响,而在年轻人群中这一比例为2%。
房颤发生时心房频率可达到300到600次/分,心跳频率不仅比正常人快得多,而且十分不整齐,有时候可达100到160次/分。
在这个时候心房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发生血栓。而在心脏里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就容易引起脑中风,这也是房颤的最大危害。
虽然大部分房颤症状鲜明,但对于短暂发作患者来说,想要捕捉到异常数据就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
在过去,患者们往往需要前往医院将相关仪器固定在胸前并佩戴一整天来获得数据。现在,随着可穿戴设备不断发展,检测便利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Apple Watch于今年9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列为医疗器械,可以在没有医生开具处方的情况下检测用户的心跳频率。不过该功能目前只有美国用户可以使用,其他地区用户还需等待当地相关部门审批允许。
虽然心电图应用才正式面世一周不到,它已成功帮助一位美国用户检测到了房颤迹象。
46岁的艾迪·登特尔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周四晚上他在家里给Apple Watch更新软件后试用了心电图程序,随后便收到警告信息提示他心率异常有房颤可能。
数据显示艾迪的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20到140次之间,但他并未在意,因为他从未有过心脏病史。直到第二天早上再次收到警告提醒后,他才开始感觉不对。
他先让妻子试用了心电图程序,发现心率结果一切正常。随后他把Apple Watch佩戴在手腕不同位置进行测试,发现都提示房颤可能后,他决定去一趟医院。
在进行专业心电图检测后,医生确诊艾迪出现了房颤,并表示Apple Watch可能救了他一命。
虽然苹果的这款应用才刚刚上市,但是在早前测试研究阶段,苹果共面向40多为参与者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房颤筛查研究。
在该项研究中,参与者们在佩戴Apple Watch的同时还在胸前佩戴了心电图贴片。结果显示,在那些收到Apple Watch异常提醒的参与者里,80%的人心电图贴片上显示出房颤迹象,98%的人显示出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情况迹象。
对于这项功能,美国心脏协会首席执行官南希·布朗认为它能够帮助用户在心脏发生异常时,实时捕捉到关键性数据,并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不过,根据专业人士意见,Apple Watch的这项功能虽然能够提供一些心率变化数据,但对于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并不能提供完整心率图像数据。
此外,美国FDA也表示该产品存在读数不准确的风险。它还指出,病人不应该根据该产品提供的读数做出任何医疗决定,而是需要专业医生来做出决定。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来自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