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定比例细胞停留在原来位置迅速聚集起来,且形似镰刀堵塞血管,这就是镰状细胞病的由来。
据science daily网站报道,经过十多年试验,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的基因疗法,治疗两名镰状细胞病成年患者,其病情出现积极逆转。
在接受基因治疗前,这两名患者每年都有十几次急性胸痛和慢性疼痛,并且需要定期口服或注射阿片类药物。
“一名患者治疗一年后,另一名患者治疗半年后,他们的症状显著减轻,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研究人员称,虽然这种基因疗法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些初步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如果持续这种治疗,将为镰状细胞病患者提供安全和可行的治疗方案。
镰状细胞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由血液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血红蛋白分子黏在一起,使红细胞变成镰刀状。这些畸形细胞会阻塞血管,其临床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易感染和再发性疼痛,慢性局部缺血导致器官组织损害。
全世界镰状细胞病患者达数百万之多,仅美国就有10万人深受其苦,它也是严重危害母子健康的疾病,可使胎儿死亡率达5%,孕妇死亡率达4.62%。目前,治疗镰状细胞病多是针对不同症状采取服用抗生素、输血或骨髓移植等方法。
随着基因工程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疗法逐渐被认为是治愈这一疾病最有希望的手段。
这种新基因疗法,使用改良的γ珠蛋白慢病毒载体,将健康的胎儿血红蛋白基因转移到患者的血液干细胞中,通过修复患者自身干细胞中的突变基因,来确保新生红细胞的健康。
事实上,一些成年人体内从未停止产生胎儿血红蛋白,当体内存在足够量的胎儿血红蛋白时,就可以防止红细胞出现镰状。通常,胎儿血红蛋白基因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关闭。鉴于此,研究人员设计新基因治疗方法,将胎儿血红蛋白基因置于无法关闭的骨髓细胞中。
研究人员收集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细胞,对具有修饰的慢病毒进行遗传编程。然后,用一次低剂量的化学疗法对患者的骨髓进行预处理,再将基因校正的细胞输注回患者体内。通常,患者在一周到10天内恢复血细胞数量,并在两周内达到化疗效果。
研究人员称,该方法毒性较低,但比通常用于骨髓移植的清髓预处理方法昂贵。
期待基因疗法取得突破,让血液病患者有更多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