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吃进ICU?真相是糖尿病在惹祸!

杭州21岁小伙小茅拿水果当晚餐吃了一个月结果被送进ICU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

据悉,小茅嫌做晚饭麻烦,改用香蕉、哈密瓜等水果作为代餐吃了1个月,最后因身体不适检查发现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入院。

水果餐有这么恐怖吗?其实不然,普通人拿水果当晚餐并不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大量吃水果特别是升糖指数高的水果就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代谢存在问题,无法利用食物中的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只能不停燃烧脂肪来为身体提供能量。

酮体就是脂肪燃烧产生的物质,当大量酮体堆积于血液之中就很容易引起酸中毒。

基本上,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但总体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现象较为少见。

目前世界上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5%-95%是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占比只有5%-10%,因此1型糖尿病经常会被忽视。

由于普遍发病年龄较小、胰岛素生成细胞被破坏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一度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或儿童期发病型糖尿病,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未找到预防1型糖尿病的方法。

在2016年,《柳叶刀》杂志曾发表一个关于1型糖尿病的专题,通过两篇相关文献分别探讨了1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及环境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认为,1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疾病,大多在生命早期由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及胰岛抗原-2的自身抗体触发。

不过,这些自身抗体可能不是发病原因,遗传因素才是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在整理回顾患者发育情况后,研究人员认为遗传因素会引发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并确定了50多个可能影响1型糖尿病发生可能性的易感性位点,推进了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近日,《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美国,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平均拥有2种及以上类型并发症。其中,相关并发症多为视网膜病变加肾病、视网膜病变加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加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研究者认为,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预期,对于这些年轻患者,尽早识别不良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医疗干预措施才能避免糖尿病相关终身疾病的发展。

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攻克糖尿病,但这几年随着新型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等产品的推出,1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开始摆脱每日注射胰岛素的痛苦。

与此同时,相关药企也在积极研发口服类降糖药品,期待这些研究能尽早取得成果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来自健客

相关推荐

沙格列汀片(安立泽)
沙格列汀片(安立泽)
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II)(捷诺达)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II)(捷诺达)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