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5 日,微软联合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于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并发症去世。早在 1983 年艾伦就因患病辞去微软的职务,后在接受几个月的放射治疗和一次骨髓移植后成功战胜了疾病重返微软。
说起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前几年热映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它的主人翁原型——漫画家熊顿就是因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的。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明确病因不详,根据瘤细胞的不同可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种,在我国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多见于中青年群体,男性多于女性。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位列常见恶性肿瘤排行榜的第8位。
淋巴瘤最典型的症状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在此之外还可能出现类似瘙痒、发热、盗汗、消瘦的全身症状。因为淋巴遍布全身,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很难通过手术切除。因此,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就需要尽快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筛查。
根据2016年WHO分类,当前淋巴瘤共有85种病理分型,每一种病理类型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及早诊断以及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是实现患者长期生存的最佳途径。
从治疗效果来说,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好,有较高的治愈率,患者5年无复发率为60%-90%,5年总生存率大概在85%-95%中间。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较高,在患者中占比最多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标准治疗方案后的治愈率可达50%-70%,5年总生率58%。
总的来说,淋巴瘤虽然属于常见型的恶性肿瘤,但是整体的治愈率并不算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规律生活、增强锻炼、按时体检等方法来和它“保持距离”,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的身体出现疑似症状,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检查并及时治疗。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来自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