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测出身体年龄!身体软硬程度,揭示健康状况

小时候,把脚趾头塞进嘴巴里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时,身体多么柔软啊。

老了之后,别说啃脚趾了,能正常抬高手臂、弯腰就已经不错了。

《老人与小孩》

老人对小孩说:我曾是你,而你终是我。

原本,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会不断硬化,比如关节活动范围变窄、肌肉量减少、肌腱和韧带等无法伸展。

这种硬化是有过程的,每个年龄阶段有对应的硬化。但有些人20岁就有了50岁的硬化,30岁有了70岁的硬化......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可能是健康出了问题。

你知道,自己的身体柔软度到了哪个年龄吗?一个动作告诉你!

/一个动作测出身体柔软度/

坐位体前屈测试

做做这个动作:两腿伸直坐在地上,脚尖竖起垂直于地面,尝试以手够脚尖。

让手尽量超出脚尖,然后计算手超过脚尖的距离。

如果结果是这样:

(男/女)手超过脚尖15~20厘米,说明身体非常柔软;

(女)手超过脚尖的距离小于6.7厘米,(男)手超过脚尖的距离小于0.5厘米,说明身体十分僵硬,大约相当于65~69岁老人。

/柔软度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而且非常重要!因为柔软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柔软度,其实就是柔韧性。人体在完成各种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能力如何就体现在这里。

柔韧性好,说明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强,很健康;而柔韧性差的人,多数是其中某些部位出现了问题,比如关节炎、肌肉劳损、肌腱损伤、韧带受伤。

柔韧素质下降的同时,揭示了身体体质下降,其原因多数是缺乏体育锻炼。

有些70岁的大爷,在公园里耍拳、慢跑,英姿煞爽的模样就像20岁的小伙子。

然而,有些20岁的小伙,在办公桌前码字、打游戏,弯腰驼背的模样就像70岁的老头。

身体僵硬可带来5种伤害!

①身体疼痛

用手捏一捏你的肌肉,如果发现肌肉十分僵硬,在按摩或拉伸的时候,会感觉到肌肉传来一阵阵酸痛。

比如肩颈肌肉僵化,会引起肩周炎、颈椎病,导致身体疼痛;当肩颈肌肉劳损到一定程度时,会在斜方肌形成一块硬硬的肌肉,时常引起酸痛、刺痛等不适。不仅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还会影响夜晚睡眠质量。

②身体疲劳

肌肉僵化、硬化,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经络不通,即会影响分布其中的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的正常运作。

而血液循环对于身体的来说十分重要,血液循环不顺畅直接影响整个人的精气神;由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无法有效送达各器官,导致人体疲劳、乏力、虚弱。

日常生活中,身体僵硬的人常常给人一种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的病态感觉。

③容易受伤

柔韧性差的人比柔韧性好的人更容易受伤。柔韧性好的人好比弹簧,柔韧性差的人好比筷子,同时掰弹簧和筷子,哪一种更容易被折断?毋庸置疑,是筷子。

身体僵硬,肌肉硬化,关节负荷增加,更容易造成膝盖疼痛和活动障碍;柔韧性好的人总是比柔韧性差的更灵活,以至于他们没那么容易受伤。

如果跌倒,那引起较严重受伤或骨折,多数是身体僵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家摔不得的原因。

④畏寒怕冷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肌肉收缩时能释放热量,用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这种热量通常占人体总热量的85%。

然而,如果肌肉硬化、衰退、血液循环变差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产热,导致体温无法时刻保持正常,于是出现畏寒怕冷的现象。

长期缺乏运动的办公室“久坐族”,大多数会畏寒怕冷。

⑤囤积脂肪

胖子,其实就是缺乏锻炼、柔韧性差、囤积大量脂肪的主要群体。

囤积脂肪与身体僵硬之间似乎存在某种恶性循环。一方面,越是胖,越不运动,身体就越僵硬;另一方面,越是身体僵硬,越不运动,身体就越是发胖。

所以,多数胖子不灵活,多数灵活的人不是胖子。如果,你生活中有一个灵活的胖子朋友,那真是幸运。但如果你能帮助胖子朋友甩掉一身脂肪,化僵硬为灵活,那将会是ta最大的幸运。

4招让僵硬的身体变得柔软!

1.早上起床后,利用10分钟的时间做伸展运动。

2.工作1小时,活动5分钟,起身走动或伸展身体。

3.晚饭后30分钟散步,注意充分摆臂,活动全身。

4.选择一项有氧运动,保证这项运动每周总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