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连遭挑战,“神药”地位不保?

 
阿司匹林这款百年老药,因其药效众多,素有万能药、“大力丸”之称。
 
医药史上,它是公认的三大经典杰作之一;在坊间,它则是家喻户晓的床头救命三宝之一。
 
作为一款“神药”,有人“捧”就会有人“踩”。
 
自上个月欧洲心脏病学会上两项研究公布后,昨日,阿司匹林又迎来一项新研究的挑战。
 
这项研究旨在确定健康老年人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风险和益处。
 
研究显示,对于7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来说,每日服用100毫克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弊大于利。该研究初步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最初用于缓解头部或肌肉疼痛。近年来,这种药物作为一种廉价血液稀释剂,用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数以百万人经常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据估计,在7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老年人中,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比例不足10%,而在美国,这一比例近40%。
 
阿司匹林已被证明可为已患心血管疾病人群提供保护,但对于无心血管病史的健康人群是否有益,仍存在争议。
 
作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阿司匹林试验,这项研究由莫纳什大学研究小组领导,纳入19,114名受试者,平均年龄超过70岁,其中约有16,700人来自澳大利亚,这也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预防性试验。
 
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并没有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痴呆症或残疾风险,相反,这种药增加了消化道、大脑等部位大量出血风险。
 
出乎研究人员意料的是,阿司匹林组死亡人数略高于安慰剂组。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癌症,而不是内部出血。研究人员指出,应谨慎对待这项结果,因为其他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可降低罹患癌症风险。
 
根据美国预防工作组最新建议,将低剂量阿司匹林用于50-59岁,且未来10年患心脏病或中风风险超过10%的成年人;对于相同风险60-69岁人群,建议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工作组表示暂无足够证据提供指导。
 
此项研究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与此同时,这项新研究补充了上个月欧洲心脏病学会上公布的两项研究结果。
 
这两项研究分别来自美国波士顿和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研究发现,对于中度心脏病风险患者,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无改善。英国研究发现,对于无心脏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低剂量阿斯匹林可预防心脏疾病风险,但严重内出血风险增加。
 
这项新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委员会、维多利亚癌症机构和莫纳什大学资助。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阿司匹林肠溶片(新汇)
阿司匹林肠溶片(新汇)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 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2. 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3.关节炎:除风
阿司匹林肠溶片(奥吉娜)
阿司匹林肠溶片(奥吉娜)
抑制下述情况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致的心脏疼痛); 2.急性心肌梗塞; 3.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4.动脉血管的术后(动脉外科手术介入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PTCA); 5.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出现早期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阿司匹林肠溶片(舒泰神)
阿司匹林肠溶片(舒泰神)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