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主播安杰拉日前在播报新闻时,提到一名女子因吸毒过量身亡,突然眼眶泛泪声音哽咽,原来该名女子正是她21岁女儿埃米莉。尽管内心悲痛至极,她仍保持专业态度,亲自上场播报这则新闻,她含泪坦言,“我从没想过,我的亲人会变成新闻”。
这则登上今日百度热搜的新闻,令人扼腕叹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
近日,南京大学教授梁莹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袁逖飞通过联合研究发现,将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应用于戒断初期的成瘾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戒毒过程中的痛苦、焦虑、失眠等症状。
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尖精神健康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是社会工作与脑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进展,也为脑科学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提供了新的应用路径。
袁逖飞介绍,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绿色、安全的大脑刺激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诱发出脉冲磁场,并利用磁场的安全性和对生物体的有效穿透性,可控而非侵入地刺激不同大脑区域,直接调控脑功能,调节大脑可塑性,产生对脑区功能长时间的改变。
梁莹称,“毒难戒、瘾难除”有两大根源,一是毒品产生的极度愉悦感难以摆脱,二是毒品产生不断使用的需求和依赖,一旦戒断非常痛苦。
中国目前在册吸毒人员超过200万,估计的总吸毒人数为1300-1500万。对于吸毒者脱毒后的戒断症状,国内外一直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仅有部分替代药物或镇静药物可以用以缓解治疗。
研究发现,针对特定大脑皮层区域精准非侵入经颅磁刺激,可以增强吸毒者的控制能力,降低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求,逐步摆脱对极度愉悦感的诱惑。
合作团队采用随机分组的对照设计,对戒断2-15天的吸毒者进行为期十天的经颅磁刺激干预治疗,并系统评估了患者的多项戒断症状、睡眠、焦虑与抑郁症状。
结果发现,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患者戒断症状快速下降,复吸欲望降低,睡眠质量提高,抑郁和焦虑症状减弱。
因此,经颅磁刺激作为一项临床安全有效的脑刺激手段,有望从降低渴求、缓解戒断痛苦两个方面辅助科学戒毒工作的推进。
据悉,此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利用脑刺激技术来应对戒断症状问题,对于降低吸毒者的复吸率和犯罪率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