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看过来!吃鱼类和海鲜,结肠癌风险降低43%

最近,一项发表在《JAMA内科学》上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能够降低患结肠癌风险。
结肠癌是常见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第3位。
 
众所周知,吃红肉和加工肉类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而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则可以降低其风险。这项新研究对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平均而言,和非素食(一周至少吃一次肉)相比,素食可以将结肠癌风险和直肠癌风险分别降低19%和29%。
 
除了少吃肉,研究中的素食者还少吃糖果、零食、精制谷物和高热量饮料,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和坚果。
 
研究人员表示不同的食物类型带来不同的影响。就这项研究而言:
 
鱼类素食者:吃鱼类和海鲜,但是不吃其他肉类,结肠癌风险降低43%;
 
奶蛋素食者:不吃肉类,但是吃蛋类和奶制品,结肠癌风险降低18%;
 
严格素食者:不吃所有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直肠癌风险降低16%;
 
半素食者:每周吃肉次数低于一次,结肠癌风险降低8%。
 
研究人员还不清楚吃素如何产生这些效应。不过,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有助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高脂食物别过量。饮食结构最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特别要注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少饮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冷饮等;喜欢吃肉食者每天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摄入量应小于90克,要多吃白色肉类,可以用鱼、家禽代替红肉;限制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的摄入。
 
肥胖人群应控制体重。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着手,每天1小时的快走,并且每周要有至少1小时出汗的运动。
 
45岁后,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年龄越大,越要重视每年的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防治。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更应重视筛查。
 
检查前,认真做好肠道准备。做肠镜筛查前,还应积极对待肠道准备。比如,是否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检查前两天少纤维饮食,补够足量的水。据了解,全球每年约有10%~20%病人因为肠道准备没有做好而出现漏检。
 
发现息肉立即治疗。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治疗后应每年做肠镜复查,监测息肉是否复发。
 
出现便血要重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大便的性状,如大便是否变细、不成形或带血。尤其是血便者,别想当然地认为是痔疮,结直肠癌早期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