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看,美国出台儿童脑震荡诊疗新指南!

 
在球类竞技场上,不乏运动员因头部受伤而抱憾离场的例子。如果不幸被诊断为脑震荡,那么运动员若想重回比赛,必须通过一系列测试,并经专家评估后,才可重新上场。
 
对脑震荡伤员的恢复把控如此严格,其威力可见一斑。
 
脑震荡,又称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由头部、身体撞击或摇晃引起。这种影响会导致大脑这块“果冻”在坚硬的头骨中发生撞击或扭曲,从而损伤脑神经。
 
近年来,脑震荡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尤其是短时间内发生二次冲击,会加重脑神经损伤,显著提升老年痴呆和长期记忆障碍罹患风险。
 
相关研究显示,任何类型的脑损伤都可能损害儿童脑部发育。但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已有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成年人身上,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指导对改善这一弱势群体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为填补这项空白,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疾控中心发布了首个儿童脑震荡诊断和治疗指南。
 
疾控中心表示,这项指南全面评估了25年来超过35,000项儿童脑震荡相关的科学研究,以确定处理儿童脑震荡的最佳方法。
 
美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治中心主任黛布拉·胡瑞博士表示,每年有80多万儿童接受创伤性脑损伤治疗。随着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这个问题更加紧迫。
 
此前,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有类似的循证指南,但只针对儿童和成人运动员在运动中发生的脑震荡。美国儿科学会也有管理运动脑震荡和脑震荡后返校的指南。
 
相对此前的指南,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指南覆盖内容则更加全面,包括多种原因引起脑震荡的处理建议,例如跌倒、运动和车祸。
 
该指南制定了19项建议,其中有一些建议值得特别关注。
 
指南不建议对儿童患者进行常规X光检查和血液检查以确诊。如果产生严重损伤的迹象,如呕吐、失去知觉和头疼恶化等,应首选CT扫描。但应告知儿童父母CT扫描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辐射暴露。
 
指南表示,大多数儿童的症状会在1-3个月内消失,但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先前有脑震荡史的儿童恢复时间可能更长。
 
青少年、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及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往往比幼儿恢复得更慢。
 
医护人员应建议儿童在发生脑震荡后立即进行休息,三天后可在不加重症状的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活动。
 
美国疾控中心表示,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将会对该指南进行持续更新。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