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的门下面为什么要留一条缝?哪一个隔间最干净?

夏天厕所里别提有多热了,上次厕所感觉出的汗比撒的尿还要多。一次要准备10张纸,9张用来擦汗,一张用来擦屎;

上厕所的时候,最怕隔壁间的测友和我“交朋友”了,不仅有帕里啪啦机关枪式的问候,有时还有气体传过来和你交流,闻着味儿我就能知道他今天吃了蒜苔炒肉;

总有一些人,或者是拉完不冲水,或者是尿不准、拉不准,或者是烟灰乱洒,搞得整个隔间里乌烟瘴气,屎尿横流。

······

相信有着这种经历的绝对不止小编一个,因为根据统计,上班族每天使用公共厕所的频率,都远远超过家里的卫生间。

作为一个科普小编,小编显然不能只吐槽,而不解决问题。

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厕所的一排隔间里,快速找到一个最干净的那一个。

 

哪个隔间最干净?

在美国的一档求真节目里,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一个学院的男厕所里,先对4个隔间进行彻底清洁,然后安装仪器,收集了4天内4个厕所隔间的使用次数以及细菌数量。

下面这是每个隔间的被使用次数以及细菌数量:

1号隔间(最靠门的隔间):使用次数23次,菌落总数162次;

2号隔间(中间的隔间):使用次数38次,菌落总数267次;

3号隔间(中间的隔间):使用次数34次,菌落总数290次;

4号隔间(最靠窗的隔间):使用次数24次,菌落总数231次。

从结果可以看出:最靠近门的隔间最干净,其次是最里边的,中间的隔间被上的最多,也最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可能会觉得第一个隔间好多人会经过,觉得在方便的时候好似被人打扰了;或许是觉得第一个隔间离门近,应该去的人很多,所以是最脏的;或者潜意识里觉得在中间的最安全。

不管怎样,小编觉得这样的结果与小编平时看到的还是蛮相符的:每次去厕所的时候,中间的隔间被占的概率总是最大的。

怎么样?知道真相的你是不是笑出了声,原来最干净的隔间一直给你留着呢。

 

公厕的门下面为什么要留缝隙?

上过这么多年的公厕,细心的人肯定会发现一个现象,所有的公厕隔门下面,总是会留出一大截空隙。爱思考的小编在上厕所的时候经常会想,这条缝隙除了在你没带纸的时候能递纸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这样的设计还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根据的。而且是国家的硬性规定,包括中国的大部分国家都规定:这个缝隙的高度必须是12英尺(30.48厘米)。

之所以要留这么一条缝,主要有4方面的考量:

1、为了安全

万一有人在厕所里晕倒,外面的人透过缝隙就可以大致看到里面的情况;

2、为了清洁

大家都知道公厕容易弄脏,门下留一条缝隙能减少清洁的死角,降低清洁的难度。同时,留一条缝隙,有利于通风,让厕间的臭气快点跑出去;

3、为了通水

厕所是个密闭的空间,并且坐便下面很少有地漏,留出空隙是为了在马桶堵塞的情况下,马桶里的赃物可以从空隙流出,然后通过厕所外面的下水管道排出去。

4、为了防潮

卫生间里面比较潮湿,而卫生间隔间的材质一般选用的都是木质材料,所以留出空隙防潮也是很有必要的。

 

公厕坐便器上的垫子很脏?会传染性病?

很多人都不敢使用公共厕所里的坐便器,总担心那是别人做过的,自己会不会被传染上什么奇怪的性病。

其实根本不用太担心这个,原因有三:

1、性病,常见如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主要的传播途径是:X交、血液和母婴传播。经过间接接触传染上的概率相对较低,因为性病的病原体离开人体后,自体存活时间不长。

2、坐便器垫子上的病菌数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很多人认为坐便器的垫子靠近肮脏的马桶,所以病菌数量一定很密集,但是据科学家研究,这些垫子上的病菌密集度甚至都没有用了一年的牙刷上面的病菌多,更没有每天吃饭用的桌子多。

3、作为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皮肤可以抵御很多的外界致病因子。所以只要你确定你屁股上没有伤口,起码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干净与否另说),是比较安全的。

 

这些地方比马桶垫更脏

其实,相比于马桶垫,其他地方诸如厕纸、水龙头、门手把等地方反而可能更危险。

由于上完厕所都会冲马桶,排泄物中的病菌会随着水汽飘到卫生间的每一处。而与马桶垫不同,这些地方我们都会用手去接触,如果之后再有用手洗脸、摸嘴、揉眼睛等动作,就可能让这些细菌进入身体。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不要中途冲厕所、便后即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