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药品分类,了解一下!

 

“日本旅游必买的X种神药”、“日本神药清单”等众多日本医药品文章广为流传,成为代购和赴日旅游者的“购药宝典”。
 
日本明文规定,禁止处方药私下倒卖。虽然经常有倒卖处方药被捕的消息,但在暴利驱使下,仍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
 
那么,日本药品是如何被推上神坛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日本药品的基本分类。
 
和我国一样,日本药品也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
 
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专供处方药的药店一般开在医院或诊所附近。
 
所购处方药的药量严格遵循处方,常见的形式是放于药袋中,药袋上注明用药方式和注意事项。患者无法得到超过处方剂量的药品。最近新闻中违法倒卖的“神药”,正是处方药。
 
日本的处方药之所以管控严格,是因为这些药品的副作用较大。处方中除了针对病症的药品,也会辅助一些缓解副作用的药品。用药方式和剂量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擅自服用处方药隐患重重。
 
非处方药,在日本被称为一般类医药品。这类药品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即可在药妆店购买。
 
根据药品本身特性及副作用情况,一般用医药品可细分为四类:第一类医药品、第二类医药品、第三类医药品、化妆品(也称为医药部外品)。
 
在这四类中,第一类医药品是指必须严格注意副作用的药品。因此日本要求只有在聘用药剂师的药店才能进行销售,并且应存放在专门的柜台,防止消费者随意接触。
 
消费者需要提供自身病情和过敏史,并在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购买此类药品。同时,药剂师有义务向顾客说明药品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果药剂师不在店里,此柜台必须关闭,因此,第一类医药品禁止邮购。
 
网上热卖的日本“神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类医药品。网上的文章对药品的疗效大肆吹捧,而消费者无法了解药品的副作用、注意事项及所含成分的致敏性。如果盲目购买和服用这类药品,风险是巨大的。
 
一般情况下,第二类医药品的副作用较低,所以相对安全。但如果和其他药品联用,或给孕妇和儿童使用,则必须额外注意。
 
大部分一般用医药品属于第二类医药品,可在药妆店购买,属于家中常备药品。比如大家熟知的感冒药、抗过敏药、胃药等。
 
第三类医药品的管制相对宽松,虽属药品,但副作用低,甚至没有副作用,可在药妆店轻松购入,类似于我国的保健品。原则上不要求药店对消费者提供说明。 
 
化妆品(医药部外品)多用于表皮,副作用最小,用于温和调节或稳定皮肤状态。
 
友情提醒:
 
日本的药品都会在外包装上写明分类。明确药品分类是购买日本药品、安全用药的关键。
 
不要盲目相信网络文章对药效的肆意宣传,尤其不能无医嘱私自购买和服用处方药。对于第一类医药品,消费者最好亲自去药妆店购买。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