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带着宝宝看消化科门诊,因为宝宝今天发热肚子疼还吃东西。看了外科,外科医生说不像外科疾病,建议到消化科就诊。
有可能是急性肠胃炎;
有可能是爆发性心肌炎;
有可能脑炎;
有可能是肠套叠;
有可能是......
家长纳闷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简单粗暴的说”手足口病的妹妹“。家长一下子明白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咽部、扁桃体前柱、软腭、悬雍垂上的可见到疱疹和溃疡。小孩多因为咽喉疼痛,不愿意吃东西。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引起的?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A组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部分B组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也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这些病毒属于肠道病毒。
疱疹性咽峡炎什么症状?
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传播途径与手足口病类似
疱疹性咽峡炎作为“手足口病”是弟弟,传播途径也与手足口病类似,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如何预防
◆保持手部卫生:勤剪指甲多洗手。
◆环境卫生整洁:经常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勤换洗衣物和床单。
◆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应当注意保持孩子的餐具、玩具清洁,同时尽量避免与患儿接触。而患儿用过的物品定时消毒。
◆家长也应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生食。
患病后的注意事项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防止脱水。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解热镇痛药,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
密切观察:因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重叠,个别病例有发展成为手足口病,所以要仔细观察。
谨慎用药: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居家隔离:幼托机构儿童患病,应尽早告诉老师,患儿应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返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