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无论在脸上涂抹多么便宜的护肤品,皮肤都囫囵吞枣般全盘接收。现在不行了,必须得花点钱,多下点功夫,皮肤还能才能好好地吸收营养。"
"真是这样吗?我是有点怀疑了,纵观身边年轻时涂抹便宜护肤品的人,皮肤也没差到哪里去啊。甚至比我们的皮肤还好,基因?"
贵的护肤品贵在哪里?
贵的护肤品当然有它贵的道理,说它就一定和便宜的功能差不多,属于一种极端的说法,不可取。
准确地说,各个价位都有相对优良的产品,并非越贵越好。产品价格的定位有多方面的考虑,从商品的性能,比如说稳定性﹑使用性﹑安全性和有用性方面来说,一款护肤品更倾向于哪一个性能,也是有差别的。
此外,产品的价格也会受到广告费的影响,请明星花上添加广告费,价格不提高点,回本有点难度啊。
而且仔细观察的话,为了扩大消费人群,同一集团也会推出不同价位的品牌,让他们有更多的可选择空间。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选择依据并非年龄
选择护肤品的首要依据不是年龄,而是肤质,年龄只是一个模糊的方向标。20岁的年轻人虽然常会有出油太多、痤疮、过敏等问题,但也可能有皱纹提早出现的烦恼。35岁的人,主要的问题虽然是皱纹,却也可能有痤疮、过敏等问题。
即便同年龄段的人,同样是20岁,有的人皮肤油腻,容易出现痤疮,有的人皮肤干燥,补水都来不及;有的人容易过敏,有的却不容易过敏。
看到上面的适用年龄,"呀,自己就在这范围内啊,可以放心使用了。"殊不知,上面的可能是偏油性的护肤品,如果自己本身就是出油比较厉害的人群,不说加重油腻,还可能引发甚至加重痤疮吧。
这些选择涉及到体质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选择时,首先看自己的皮肤是干性、油性还是中性皮肤,是否有痤疮、湿疹、过敏等问题。依次选择适合自己的。
护肤品的功能越多越好?
护肤品中的每种成分都有自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涂抹时,其中的成分如果发生反应,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护肤品的基本作用是保湿,让角质层变得水润饱满,更好地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它物质丢失,阻止外界有害的或不需要的物质入侵。能很好地保湿又不带来痤疮、过敏等问题的就是好护肤品。
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又能美白又能保湿的护肤品,美白的要求就交给防晒吧。一味地追求美白而不防晒,晒黑了不说,皮肤也可能变差。
活性成分浓度越高越好?
也就是说,活性浓度越高并不代表效果就一定更好。相反,浓度高的活性成分,常常伴随更多的刺激,从而对皮肤伤害。
凡事不能过度。日常护肤,选择适宜浓度的就行了,皮肤没那么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