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的时候,身体忽然一抽,还有一种踩空感,不仅把自己给吓醒了,还可能抽醒身边人。其实,不少人都有这种体验↓
@小疯子:说起这个……真坑啊,高一那会,两边都有同桌,午休的时候20分钟蹬达两次,胳膊猛往外戳,同桌被我戳醒两次…也是醉了。。。
@不知名:有天上课实在好累就趴桌上睡着了,好像是要被惊醒时抽了两下,连着一排椅子都抖起来了。囧==
@Libra7:结合薛定谔的猫定理来猜想,好多人做梦会有高空坠落的感觉然后突然惊醒,这会不会就是在另一个平行世界GameOver了然后被拽回到现存的空间,保证意识永远在百分之五十存活的维度里?
@舍友煮中药:身体怕你死了,抖动一下看你活没活着。真的,当年看豪斯医生里面就有一集是讲这个的
@一品参娃:男朋友经常性睡觉的时候会抽搐一下,他是不是身体得补补了啊。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是身体不好的表现,有人说是大脑以为你死掉了抖一下看是真的不,有人说是大病的征兆,比如癫痫,还有人说是在长个,那...姚明在梦中是个什么抖法?
其实,这种现象在学术上被称为「肌抽跃」,绝大多数人都是生理性的肌抽跃,并非疾病引起,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在打嗝、睡眠、疲劳或紧张时出现的触电般抽动的现象,均属于生理性肌抽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小锋对此的解释是,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抑制神经细胞受破坏或功能失调,导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不足,造成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度提高,最终会自发异常放电。反映在身体上,就成为肌肉的抽动。
通俗的讲,在快睡着时,大脑皮层很多神经都处于抑郁状态,但也有少部分比较活跃,其可能会发出微弱的指令让小腿抽动。而入睡的时候,大脑控制力若,对下肢失去抑制,抽动就发生了。
很多数人在睡觉时都有过这种生理性的抽动,尤其是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更容易发生,一般无需治疗,抽醒了继续睡就好,当然,要是午睡时不小心把隔壁桌的也抽醒了,那还得先道个歉才对。
总之,睡觉时突然的抖动并没有网传的那么玄乎,虽然目前各项研究对这种现象的说法可能还尚未统一,但是偶尔抖一下是身体的正常反应,无需担心,但若是睡觉时频繁的抖动,那就得注意了,要去医院看看是否患了某种疾病。
如何减少自己睡觉时的“抽风”呢?
1、睡前进行肌肉伸展
睡前可以腓肠肌、足部肌肉的伸展,这有助于预防抽筋。具体伸展方式为:
双手放在把杆或桌子上,双脚前后分开约半米站立,维持这个姿势,身体慢慢地往前倾,前脚的膝盖,缓缓地弯曲,后方的脚,脚跟紧贴着地板、膝盖打直地往前倾,伸展到从小腿肚到阿基里斯腱的相关肌肉都觉得绷紧了似的,当觉得小腿肚伸展到了极限时,就静止在该处并计数十至二十秒钟,数完之后,先放掉力气,缓缓地回复原本的站立姿势。左右交替做相同动作,最少重复2次以上。
2、睡前适当补水
别说什么睡前喝水会浮肿啥的,喝一两口还不至于有那样的效果,不喝太多就行。睡前适当喝点水其实有助于稀释血液中钠的浓度,防止肌肉抽搐。
3、规律作息
不规律的作息可能使得人的身心俱疲,会影响睡眠时的质量,睡觉时抽抽的频率可能会增加。而规律作息,加强身体锻炼,则会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