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容易上火?低血糖?“被酒驾”?真相是什么

又到了荔枝上市的时候

果皮鲜红透绿

果肉晶莹半透

味道清甜可口

光看看都垂涎三尺呀~

历史上两位喜爱荔枝的人物:

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可见,荔枝魅力四射,简直无法抵抗。

不过,名气大了,也难免流言蜚语。关于荔枝,人们常常有一些疑问。

关于荔枝的三大疑问

疑问一:吃荔枝真的容易“上火”吗?

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

上火症状:流鼻血、长痘痘、口干舌燥、喉咙痛牙龈出血......

到底吃荔枝与上火是否有关系呢?

或许因为荔枝,甜!

荔枝确实糖分含量高,可高达17%。甜甜蜜蜜的口味,大部分人都喜欢。

但是摄入大量糖分,皮脂分泌会受到影响,容易长痘;高糖分还容易导致口渴,于是出现口干舌燥的感觉。

或许因为荔枝,背锅!

喉咙痛、牙龈出血、流鼻血等症状的出现,未必是吃荔枝导致的。

在初夏的季节,体温升高,人体水分容易流失,这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当人们身体出现不适,又刚好吃了荔枝,人们免不了怀疑是荔枝惹的祸,或许“锅”就是这么背起来的。

疑问二:吃荔枝被检出酒驾?

有媒体报道,有人吃了几颗荔枝后立刻开车被查出酒驾。

明明没有喝酒,只是吃了荔枝,为什么会被验出酒精含量超标?

由于荔枝在储藏运输过程中处于低氧环境,会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加上荔枝的含糖量高,高糖分给口腔细菌带去“养分”,生成酒精、乙酸、甲烷等物质,如果吃完大量荔枝,立刻开车,这时容易发生酒精检测仪误报。

因此,不想“被酒驾”的话,开车前半小时吃完荔枝,而且要记得漱漱口哦。

疑问三:荔枝会导致低血糖

荔枝含糖量高,为什么反而容易导致低血糖?

正是因为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的摄入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如果血糖浓度迅速升高,胰岛素会发挥作用,拼命拉低血糖浓度,但有时候胰岛素会过于“用力”,没能及时刹车的话,血糖浓度会被拉到比正常水平还低,引起低血糖。

因此,最好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荔枝,避免低血糖症状出现。

荔枝吃多少不算多?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应该吃新鲜水果200~350克,那么每天吃荔枝不要超过12颗为好。

荔枝该如何保鲜、存放?

荔枝不耐存放。果皮缝隙多,容易破裂,水分会流失;而且还会释放乙烯,把自己给催熟了。

因此,荔枝最好吃多少买多少,吃不完的及时放进冰箱保鲜,但还是要尽快吃完。

有人问,既然荔枝那么不耐放,那运输过程中该怎么办呢?

幸好,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冷藏、低氧、保鲜液、冷链运输等等加起来,就能保证各个地方的人民都能吃到新鲜的荔枝。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