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亚甲炎」?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关键看能否想到。
临床上,如果病人出现发烧、甲状腺肿痛,同时伴有多汗、心悸、情绪改变等甲亢表现,结合近期有感冒病史,则应高度怀疑「亚甲炎」。
通过进一步检查,若血清T3、T4升高,而甲状腺吸碘率降低,血沉显著增快,则可确诊。
「亚甲炎」为何容易被误诊?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被误诊。
1.误诊为「感冒」、「咽喉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由于甲状腺与咽喉位置相邻,两者疼痛的部位都是在颈部,倘若查体不仔细,很容易误将甲状腺疼痛当作是「咽痛」,而将本病误诊为「感冒」、「咽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
2.误诊为「甲亢」
有的「亚甲炎」病人因有心悸、多汗、多食善饥以及甲状腺肿大等甲亢的症状及体征,甲功检查T3、T4升高,TSH降低,常被误诊为「甲亢」。
但「甲亢」病人T3、T4及甲状腺吸碘率均高,而「亚甲炎」患者的甲状腺吸碘率是明显降低的,可资鉴别。
3.误诊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还有的「亚甲炎」病人因发烧、甲状腺明显肿痛被误诊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但后者甲状腺吸碘率正常,血象显著增高,抗生素治疗有效,可资鉴别。
如何治疗和预防「亚甲炎」?
「亚甲炎」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而非细菌感染,因此抗生素治疗无效。
轻症患者治疗应首选解热镇痛剂(如消炎痛、阿斯匹林等)。
重症患者可短期服用激素(如强的松),它可减轻炎症反应,使发热及甲状腺肿痛得以奇迹般地迅速缓解。
因本病的甲亢症状呈一过性,故无须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等)。
更不能用放射性同位素131碘或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对病程早期心悸明显的病人,可口服心得安;
病程后期出现「甲减」者,应酌情补充甲状腺素片,直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平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受凉感冒,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亚甲炎」。
其他甲状腺炎
提起甲状腺疾病,也许你会想到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一系列名称,相比于这些,人们对甲状腺炎的了解要少得多。事实上,甲状腺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由于甲状腺炎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误诊、漏诊的例子屡见不鲜。
例如: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就常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Graves病;
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常常被误诊为产后抑郁症;
还有的把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癌等等。
所以,了解清楚甲状腺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症下药,以免贻误病情。
甲状腺炎在临床上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起病快慢,可分为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
按照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如细菌性、病毒性等)和非感染性(如自身免疫性、放射性、药物性甲状腺炎等)。
按照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纤维化甲状腺炎。
总之,在各种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其次是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临床上也经常会看到,而其它几种甲状腺炎则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