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取消查看收藏夹

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健康用药

2018,从“洗脑”开始:扒一扒“发炎”和“消炎药”两个伪概念

2018-05-06 14:51 大医精诚收藏

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很简单:1、看他的大脑里有多少必要、正确、清晰的概念;2、看他的大脑里那些必要、正确、清晰的概念之间,有多少必要、正确、清晰的关联。

 
——李笑来
 
困扰这个国家几十年,上至官员、中至医生、下至百姓人人捶胸顿足深恶痛绝却久久无法有效解决的难题——“抗菌药滥用”,其真实根源,或许并非利益也更非体制。
 
“抗菌药滥用”的根源,是长久以来大多数人脑中对“发炎”、“炎症”、“感染”、“消炎药”、“抗炎药”、“抗菌药”等概念搅稀泥般地混淆、盲目自信地使用并且自以为是地传播。
 
换一种表达方式,唯有绝大多数人都能正确、清晰地分辨“炎症”与“感染”、“抗炎药”与“抗菌药”,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抗菌药滥用。
 
上面这句话里,我摒弃了两个词:“发炎”和“消炎药”。是的,这两个词其实只是伪概念。
 
之所以称之为伪概念,是因为“发炎”和“消炎药”这两个概念在专业医学界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中国民间自行制造的“民间俗称”。
 
这类伪概念民俗其实很多,常见的有:感冒、骨刺、骨裂等。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定义混乱、边界模糊、极易误导且传播面大。未来我也希望能找机会一一给予澄清。
 
那为什么有时医生也会说“你这里发炎了”、“回去吃点消炎药”等等呢?
 
绝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医生为了沟通理解方便而选用了患者常用易理解的语言。当然,也有一些医生自己脑中其实也没有清晰准确的概念。
 
“发炎”,或许是“发生炎症”的意思,准确的医学名词是“炎症”,英文inflammation。而“消炎药”,准确的医学名词应该叫“抗炎药”,用英文反而更直接明了:anti-inflammatorydrugs。
 
先彻底摒弃“发炎”和“消炎药”两个伪概念,而后给出今天的【指挥官命令】:
 
有感染一定有炎症,有炎症不一定有感染;抗炎药只能直接减轻机体炎症而不能杀灭致病菌无法治疗感染,抗菌药只能通过杀灭致病菌治疗感染来间接地减轻机体炎症。
 
『炎症』Vs『感染』
 
整个人体其实就是个地球,而人体的细胞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大的组织器官就是一个个国家,各类免疫细胞其实就是保护国家和地球安全的军队。
 
一天,危险因素突然袭击了地球,受袭击地区发生部分伤亡并发出求救信号,地球进入战争状态。
 
指挥总部迅速集结各国军队(白细胞等),加开通往受袭地的各路运兵专列火车(受刺激部位血管扩张),将地球军队从四面八方集结到受袭击部位抵抗进一步袭击。
 
我们将地球受到任何袭击后,调度集结军队并开往前线设立阵地甚至交火的整个防御过程称之为“炎症”。
 
除外星生物(各类致病微生物)能引起炎症外,陨石袭击(机械损伤)、高温低温、放射性物质、甚至地球内战(过敏反应、免疫性疾病)等各种不良刺激均能引起“炎症”。
 
地球军队抵达受袭击地域后,发现有强大外星生物入侵,双方交火后地球军队战败,先期抵达的人类军队全部阵亡,交火区域人类百姓和各类建筑(普通细胞和组织器官)也死伤惨重,外星生物不仅没有被消灭,居然还在自我繁殖不断增兵。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感染”。
 
地球指挥所发现首战战败后,便会集结更强更多的军队,打开更多的运兵通道将军队运输至前线(血管扩张、局部充血肿胀、压力增高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若人类军队继续战败,导致外星生物沿着地球军队的运兵通道(血管)入侵到地球各个国家,这时就发生了我们所说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用医学语言来说: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而感染是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线虫、节肢动物、真菌以及其他大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并引起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维基百科给出了更直接明了的区别。(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lammation?wprov=sfla1)
 
Inflammationisnotasynonymforinfection.Infectiondescribestheinteractionbetweentheactionofmicrobialinvasionandthereactionofthebody'sinflammatoryresponse.Inflammationontheotherhanddescribespurelythebody'simmunovascularresponse,whateverthecausemaybe.Itisusefultodifferentiateinflammationandinfectionastherearemanypathologicalsituationswhereinflammationisnotdrivenbymicrobialinvasion-forexample,atherosclerosis,typeIIIhypersensitivity,trauma,ischaemia.
 
简单翻译下:炎症不等于感染。感染包括两方面:“致病微生物侵入”与“机体明显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单纯只是指机体的免疫反应,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必须将炎症与感染区分开,因为有许多炎症并非由致病微生物侵入引起,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过敏反应,创伤,缺血等,这些是炎症而非感染。
 
◆『抗炎药』Vs『抗菌药』
 
“抗菌药”(抗菌药与抗生素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篇幅有限不作解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检索。这里用“抗菌药”才更准确)就是人类科学家研制出专门只针对名叫“细菌”的外星生物的化学武器。
 
如前所说,炎症是地球军队集结并战斗的防御性反应。
 
战斗交火产生大量的人类和外星生物尸体和尸体毒素(坏死物及炎症介质)需要被及时被清理否则会引发瘟疫(发热和疼痛),而且很多时候地球军队为了快速获胜会使用破坏力极大的核武器(免疫反应亢进)。
 
更有甚者杀红了眼时还会滥杀普通百姓,比如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地球军队干掉名叫“溶血性链球菌”的外星生物后杀红了眼又继续残杀位于各大关节的普通人类百姓。
 
“抗炎药”其实就是通过缴械地球军队武器并清理战场上的尸体和毒素以实现消除肿痛和降低体温的抗炎效果。这也正是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也被称为“解热镇痛药”的原因。
 
懂得抗炎药的作用原理后就不难理解,抗炎药因为缴械了地球军队的武器,势必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地球防御力。
 
因此只能在不是外星生物入侵(非感染性炎症)或外星生物已基本被消灭(感染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使用。
 
医学上的抗炎药共有两大类:类固醇类抗炎药和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前者就是普通百姓谈之色变的“激素药”,后者也叫非甾体类抗炎药,又名解热镇痛药,熟知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扶他林)、洛索洛芬钠(乐送)等都是这类药物。

总结:
 
1、炎症,是任何损伤因子作用机体,引起机体产生的反应。
 
2、感染,是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引起机体产生较为严重的反应。
 
3、有感染一定有炎症,有炎症不一定有感染。
 
4、抗菌药,是能针对性的杀灭某一些细菌的药物。对病毒、真菌等其他致病微生物无效。
 
5、抗炎药,是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的药物。
 
6、抗菌药只能通过杀灭致病菌治疗感染来间接地减轻机体炎症;抗炎药只能直接减轻机体炎症而不能杀灭致病菌无法治疗感染。

写在最后
 
在过去的一年或几年中,我们在人生各种情景下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最终把我们引向了现在这个样子。
 
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正是在一个又一个小的差异性的选择中被不断的积累放大。
 
最终真正决定选择的,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价值观的差异,最终造就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距。
 
而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建立在无数正确的概念和各种正确概念间的正确链接的基础之上的。
 
换句话说
 
概念,通过决定价值观来决定选择,最终决定了命运。
 
经常清洗大脑,慎重对待大脑中的每一个概念,是成熟睿智的刚需。

更多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客网健康问诊(jk-zixun),还有专家在线免费问诊

相关内容

在家也能看病?专业医师24小时在线免费服务

咨询医生

精彩热文

用药疑惑还找百度?用药指导给你专业解答

立即咨询

点击进入健康资讯

新闻肝病肿瘤减肥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