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微创疗效佳

近期,我院小儿外科收治了一位11岁女患。小女孩因为反复肚子疼,就诊数家医院后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后来我院小儿外科准备手术治疗。

结合小女孩病情,经验提示我们常规开腹行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但看到她天真、美丽的笑容,真心不忍让她今后的肚皮留下明显的瘢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我们脑海中浮现,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几乎无明显疤痕,但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难度极高,要求术者及助手熟练掌握的腔镜技术。在何荣佳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医生及护理团队进行了反复的病例讨论,期间家属也对治疗方案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经过缜密的计划,3月6日,小儿外科为小女孩成功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第2天即可离床活动,术后第3天就开始进食,较常规开腹手术明显缩短,充分体现了腔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腹部疤痕仅仅几个“钥匙孔”般的小洞,留住了小女孩永远的美丽。

疾病介绍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biliarydilatation,CBD),俗称胆总管囊肿,是以胆总管扩张,伴有或不伴有肝内胆管扩张为特点的一种胆道畸形。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约80%病例在儿童期发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患儿多表现为腹痛、黄疸,胆总管扩张明显时腹部可触及肿块,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呕吐,胆管阻塞明显时会出现大便变白,皮肤、巩膜黄染。扩张胆总管穿孔是极其严重并发症,会有生命危险,远期该病有癌变可能。

病因未完全明了。其可能的原因有:1.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胰液易返流入胆管,致胆管内膜受损,发生纤维性变,导致胆管囊性扩张。2.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胆管上皮过度空泡化,可导致胆管壁薄弱而发生囊性扩张。3.遗传因素。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有人认为与性染色体有关。

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黄疸、腹部肿块。这是最为常见的三大临床表现。体检可见右上腹触及囊性肿物。但并非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具有三个症状,临床上往往出现一个或二个,三个以上者仅占20%-30%。另外患者在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类似急性肝炎,囊肿破裂后会出现腹膜炎表现。

治疗方法本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否则可因反复发作胆管炎导致肝硬化、癌变或囊肿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完全切除囊肿和胆肠R-Y吻合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下甚至是机器人下微创进行胆总管囊肿的技术也在日益进步和成熟,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此次成功完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腔镜手术治疗,标志着我院小儿外科腔镜治疗更上一个台阶,能承担起小儿外科重大腔镜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