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韧带常受伤?强肌力教主:3个法宝运动抗老

 许多人不小心在运动中受伤,像是跌倒造成骨折,或是跑步时不慎膝关节十字韧带受伤等;还有人老是同一个方向绕着操场跑,跑出长短脚,进而引起腰痛、坐骨神经痛等,才惊觉是自己的协调性差、肌力不够。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专家建议,不是有动就好,学会3个法宝会让你的运动真正有效,而且能让身体充满能量抗老。

 
前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万长曾经在高尔夫球场打球,因不小心滑跤造成脚板骨折,脚踝上石膏持续两个月,透过友人介绍偶然认识擅长打造体能、重建肌力的文化大学运动与健康促进学系彭淑美教授,开始每周至少3次的肌力与体能训练,指导拉伸肌肉、吸进氧气,以刺激神经活化及实行重力训练,后来脚力恢复良好。

做各种运动,都要强调安全与有效
 
有“强肌力教主”之称的彭淑美教授表示,无论是做各种运动,都要强调安全与有效,以达成抗老化的原则进行,才是终生可行的运动。安全措施首要认识身体上所有关节功能,匀称训练全身每个关节所需运转的角度与周边的肌肉。运动时各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必须受到平均次数的阻力刺激,才能生长滑囊液,使关节灵活有弹性,若不运动,年过30就会僵化,越老越卡、越不自然。

运动安全有效才能达成抗老化、永续进行
 
该怎么安全与有效的运动,彭淑美教授在其新书《强肌力教主彭淑美教你练核心肌群》中表示,抗老化运动就从强健肌骨开始,而且做每种运动都该融入以下3个法宝,想象你的呼吸、心脏与肌肉像三个泵相互协调工作,将体内的养分转换成源源不绝的力量。

法宝一:胸式吸气与腹式吐气法
 
胸式吸气与腹式吐气法交替运用,可使心肺系统与肌肉系统的训练产生高效能。

胸式吸气法
 
运用专注力在你的胸腔找到肋骨处,把嘴巴张开做“啊~”的动作,想象你在唱歌要拉高音,自然会使横膈膜拉大肋骨张开,如此反复吸气伸张胸腔,可使躯干及相关呼吸肌肉(腹部、腰部、背部等)都跟着向上牵拉,躯干线条变优雅外,最重要可使心脏活络、心肌强化、柔韧冠状动脉等,减少心血管疾病产生。

腹式吐气法
 
运用专注力在你的腹腔找到丹田处,不知道丹田在哪里?当你把嘴巴张开做“啊~”的动作同时提肛缩臀,就可感觉肚皮凹进去,此时肚脐往肚内挤进深处靠近肾脏的地方,就是丹田。当你来来回回吐气时,肚脐就是一颗按钮可以很稳地打压出气血,将身体内部养分挤出、输送至外部肌肉,提供能源产生肌力。

学会专注力,心脑合一
 
用心去想运动,用大脑去意向动作的变化,例如:专注于用呼吸导引气血的流动,透过心脑合一操纵全身肌细胞,感知身体从安静进入使劲出力的高能量状态,吸进外部的氧,呼出体内的气,让气流贯穿血管输送养分到全身肌肉细胞,像打气一样,让肌肉细胞像充满气的气球飞得高又远。这时器官组织里就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完成想做的动作,让运动时身体轻盈又充满能量,享受运动的乐趣。

法宝二:学会控制核心肌群
 
核心在解剖学上被定义在躯干部位,包括胸廓、脊柱、骨盆带、肩带等,这些骨骼肢段包附着外部浅层肌肉,及内部深层肌肉,它们是下肢与上肢的桥梁,练好核心肌群就能使脊柱稳定,而让角速度(关节转动)与力矩有效传递(施力稳定),不但每个动作力量都从核心出发到身体各处,而且当你要转换动作时,也能使力量回到核心再出发,无论运动时间多长(练耐力)速度多快(练反应与平衡),你都可以像马拉松选手般稳稳到达终点,因为你的力气来自体内血液带来的有氧能源,且血流分配恰当,耐力十足。
 
练好核心肌群就能使脊柱稳定,而让角速度(关节转动)与力矩有效传递(施力稳定)。
 
学会呼吸、心脑合一、控制核心肌群,可以提高你的运动质量和效果。身体伤害及疼痛是无意中造成的,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平衡运动,能让你远离衰弱和跌倒的威胁,反应更灵活。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