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妈妈吃鱼,宝宝不过敏!医生:闻鱼鳃3锦囊

 怀孕妈妈怀孕期间适量吃鱼,是让宝宝健康成长第1步。医生指出,鱼类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建议应多选金枪鱼、秋刀鱼等小型鱼,有助减少胎儿出生后过敏的机会;且挑选鱼类应掌握“看颜色、闻鱼鳃、重温控”等3锦囊,以“安心好孕”。

 
肾脏专科医生江守山指出,台湾渔产丰富,但部分民众因鱼的腥膻气味,心生恐惧而拒绝吃鱼。事实上,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DHA),可帮助宝宝神经发育,降低产后忧郁风险,建议孕妇或想怀孕者应多吃鱼,且要多吃小型鱼类。

深海大型鱼甲基汞浓度高
 
因为金枪鱼、旗鱼、鲨鱼等大型深海鱼易残留甲基汞,无法藉由烹饪降低浓度,特别是,甲基汞属脂溶性,残留在鱼肚、鱼皮的重金属浓度较高,最好不要吃这些部位,建议应挑购买时看得到鱼头鱼尾,如青花鱼、秋刀鱼等浅海小型鱼类为宜。
 
除此之外,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也建议孕妇,每周吃2到3份鱼肉(每份8至12盎斯),但建议孕妇不要吃已知受到汞污染的鱼肉(例如鲨鱼、旗鱼和金枪鱼),可多吃三文鱼、虾、鳕鱼、鲷鱼和鲶鱼。
 
怀孕妈妈怀孕期间适量吃鱼,是让宝宝健康成长第1步。

安全挑选鱼看颜色小锦囊
 
医生江守山在《安心好孕》新书中也提醒民众,买鱼最好还是买“经过检验的鱼”才安全。鱼的检验项目至少应包含︰重金属、孔雀石绿、多氯联苯,戴奥辛、抗生素和农药。若能做到逐批检验,就能确保安全。

锦囊1《看颜色》:色泽太红太白都别买
 
现代人常“以貌取食”,以为颜色鲜艳、看起来Q弹就是鲜美,其实未必如此。看起来好看的颜色,很可能是加了漂白剂或经过染色处理,像过白的魩仔鱼、加了虾鲜或泡过“吊白块”的虾子,或是以一氧化碳“美化”处理而显得肉质粉嫩鲜美的三文鱼或鲷鱼等,都不宜购买。

锦囊2《闻味道》:鱼鳃是否有刺鼻味?
 
过去人们在买鱼的时候,习惯看鱼的眼睛是否明亮、鱼鳃是否鲜红,其实这种方法已经没有用了,因为只要浸泡化学药剂就能克服;目前唯一有效的判断方法就是“掀起鱼鳃、用鼻子闻”。例如:泡过甲醛的鱼,外观与气味都和一般新鲜的鱼无异,唯有像个小房间般的鱼鳃部位会稍微凝聚甲醛的气味,假如掀起鱼鳃闻起来有些腥味,就表示不新鲜,而若有些刺鼻味,就表示可能浸泡过化学药剂。

锦囊3《重温控》:没有温控小心防腐剂
 
一般而言,鱼比肉更容易腐败,尤其台湾传统市场卖的鱼在秤重前不去鳃及肚,通常3小时内就会因为细菌繁殖而爆肚,如果贩卖的地方没有冷冻、冷藏设备,必定是使用化学防腐为手段,当然不可以购买。此外,吃急速冷冻的鱼,其实比吃现捞的安全,因为超低温急速冷冻可杀死鱼类身上99%的寄生虫,假如搭配真空包装,还可进一步避免鱼的脂肪接触空气而氧化变质,质量更有保障。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