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媒体报道,杭州一个18个月大的宝宝,因为不小心打翻了桌子边的开水撒到身上,爸妈原本打算送宝宝去医院,却被爷爷奶奶拦下来了,爷爷奶奶说只要拿蚯蚓和泥土抹在身上就好,没有育儿知识的爸妈就跟着父母的话去做,没想到土壤中的细菌导致宝宝病情更加严重,红肿地方被感染了,幸好及时送进医院才脱离危险。
对于带孩子,老一辈的人可能会说“哪里有那么多讲究,我的孩子还不是用我们的土方法养大的,也没见到有什么问题呀~”但是,这种育儿经真的会害了孩子!
宝宝被烫伤,家人用"土方法"救急
杭州18个月的圆圆(化名)在爷爷奶奶家玩耍,大人一个转身的工夫,便听到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声,爷爷奶奶闻声赶来,才发现原来圆圆打翻了茶几上的水杯,胸前和脖子被烫得通红。
慌忙之下,爷爷奶奶想起一个“土方法”可以对烫伤进行急救,于是到家附近挖来泥土和蚯蚓敷在患处,本以为能减轻宝宝的痛苦,谁知不但没有缓解,圆圆的烫伤处红肿得更厉害了,这才赶去医院。
由于属于二度烫伤,在医生建议下,圆圆已被转院治疗。
接诊医生边说边直摇头:圆圆的皮肤有水泡和破皮,天然屏障功能已经不完整,成分不清的泥土和蚯蚓混合物可能引起刺激导致物理性创伤,红肿可能加重,而且土壤中含有大量真菌/细菌,可能会造成二次感染。万一如果含有其他人工有毒物质,后果就更严重了。
香灰、酱油....这些方法靠谱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如何点评民间八大土法——
1香灰、炉灰
这是门诊最常见的土法,香灰和炉灰经高温烧成,虽然比泥土相对干净,但它也有危害。二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志刚介绍,烫伤一大禁忌就是用粉状物敷在患处,烫伤都是有液体渗出的,和粉状物结合会融成痂皮,影响创面愈合,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
2牙膏
有局部清凉作用,但其实并没有冷却作用,没有证据表明使用牙膏对创口恢复有好处。
3酱油、醋
对于创面的愈合效果与自来水冲洗相同,但不排除伴有刺激性的可能,且无法长时间冲洗。
4食盐
伤口上撒盐不疼吗?而且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引起创面高渗导致组织细胞脱水。
5白糖
有一种观点认为,白糖融化后的粘稠状物质可以保护创面,但并不作为常规处理的推荐方法。
6酒精
是有杀菌消毒作用,但是刺激性太强,不适用于创面的处理。
7芦荟胶
对创口确实有一定的保护安抚作用,可以使用,但不要夸大其效果,芦荟胶在降低疤痕发生率和色素沉淀率方面并没有医学上的专业考证。
8风油精
含有酒精成分,参考第6条。
烫伤处理,记住“五字真言”
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范骏介绍了,烫伤后处理的“五字真言”。
1冲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至疼痛明显缓解,让引起烫伤的热量被完全带走,这是烫伤急救最最关键的第一步,目的是中和余热,尽可能减轻损伤。
2脱
在冲够时间后,再轻轻脱下患处的衣服。及时脱去衣服可以避免余热的持续损伤,脱下有困难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但如果衣物已经严重粘连,就不要硬脱,否则可能会连皮带肉一起撕下来,这时只需轻轻地把患处周围的衣服剪开即可。
3泡
经过了前两步的处理,用一盆冷水浸泡约30分钟,记住只用凉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块。冰敷因为温度太低,会导致创面下血管强烈收缩,不利于恢复。
4盖
用清洁敷料覆盖以保护创面。可以找干净的毛巾,手帕,绷带均可。千万别乱抹东西,会增加清创难度,增加皮肤损害的风险,影响医生对创面的正确判断。
5送
上面四个字做完之后,就该送医院诊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