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食物牛油果“油”陷阱!如何做饮食代换不发胖?

 最近几年,牛油果因其滑顺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超级食物”,在全球掀起一股吃牛油果提升氧化力、控制血脂和改善肠道健康的风潮。然而,随着吃牛油果的风潮越演越烈,许多营养专家纷纷跳出来提醒,牛油果一身是油,小心多吃多发胖;吃牛油果之前,别忘了先学会和“油脂”做份量代换喔!


营养、好看又好吃各国疯吃牛油果
 
牛油果,又称为酪梨或鳄梨,研究发现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能保护身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提升人体抗氧化力、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和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加上其独特的口味和适合拍照上传社群的鲜艳颜色,让欧美人士疯狂追吃,牛油果牛奶、牛油果沙拉或牛油果寿司,通通来者不拒。

牛油果是“高脂肪的水果”,且越成熟越油!
 
这股吃牛油果的风潮,这两年也悄悄在台湾发酵!台湾圣马尔定医院营养室主任侯玟伊表示,虽然牛油果是一种水果,但它却是“高脂肪的水果”!与其他水果一样,牛油果也具有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且种类多元的特性,但特别的是,牛油果的脂肪含量约占整体重量的5%,相较于绝大多数水果不超过0.3%,更显得“油”!
 
根据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食品营养成分资料库,平均每100公克绿皮牛油果含热量72.5大卡、脂肪4.8公克;而且不同的熟成程度,脂肪含量也会出现变化,同样100公克,在室温存放0天、3天和6天的牛油果,脂肪量分别为5.9、6.8和7.6公克,也就是说,越成熟的牛油果越油!
 
“好油”吃太多还是会胖,也会影响整体健康,因此吃牛油果时需做好食物代换

脂肪酸比例优牛油果油护心有一套
 
然而,牛油果中的“油”却很优质!侯玟伊营养师表示,牛油果的脂肪组成是饱和脂肪酸29%、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2%,比例与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初榨橄榄油相近,适度摄取都有保护心血管和心脏健康的作用。
 
牛油果的脂肪组成比例与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初榨橄榄油相近,适度摄取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橄榄油之所以能保护心血管健康,关键在于许多研究证实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曾有调查发现,台湾人平均每天所摄取的油脂,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只有36%,建议应拉升至46%,而一般油脂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若在45至53%之间,即属于可优先选择的好油。

“好油”还是油!牢记牛油果换油原则
 
需注意的是,“好油”吃太多还是会胖,也会影响整体健康,因此吃牛油果时需做好食物代换。但,此时代换的不是水果,而是“油脂及坚果种子类”。至于如何替换?侯玟伊营养师表示,台湾人饮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应摄取3至7茶匙的油,而每1茶匙约5公克,相当于100公克牛油果所含的脂肪量,因此每吃100公克牛油果,别忘了当天的食用油也要减少1茶匙,以免油脂吃过量而发胖。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