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之味?研究:青少年患忧郁症,成年后易大麻成瘾

谁说少年不识愁之味!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于《成瘾》期刊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早期罹患慢性忧郁症患者,成年后有大麻成瘾问题的机会也相对较高。专家表示,想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孩子正值青春期阶段的父母,平日应多重视孩子的情绪问题,以及是否有成瘾与特定物品的疑虑,才能避免其越陷越深!

 
谁说少年不识愁之味!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于《成瘾》期刊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早期罹患慢性忧郁症患者,成年后有大麻成瘾问题的机会也相对较高。

别小看青少年忧郁!

研究:成年后50%有大麻成瘾问题
 
该份刊登于《成瘾》期刊的该研究,主要是于2007至2010年进行。研究方法是以西雅图4个中学共521位学生为对象,受试者包括6至9年级(约12~15岁),每年至少进行1次“结构式亲自访谈”,并于18岁再进行1次,以评估青少年早期慢性忧郁症(7至9年级约13~15岁间忧郁症状的总和)和18岁食用大麻的相关情形。
 
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去访谈评估罹患有青少年早期慢性忧郁症者,在18岁时产生大麻食用疾患的比例,竟高达50%之多。由此可知,青少年早期慢性忧郁症与后期大麻食用疾患有高显著的相关,也就是说忧郁情绪与药物成瘾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少年不识愁之味?
 
青少年忧郁不只影响课业
 
更易寻求成瘾性慰藉
 
医院儿童心智科兼任主治医生吴佑佑表示,根据2014年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数据显示,全台约23万人曾滥用药物,且药物滥用者其忧郁情绪的比率为一般人的4.4倍。而台湾虽然没有大麻与忧郁相关性研究,但有其它成瘾相关调查。调查结果也可发现,忧郁症患者的成瘾性活动比例较高;而临床经验也发现,现今许多网络成瘾的个案也大多为情绪低落者,且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低。
 
虽然青少年相较于成人多半显得较有活力,但家长们可不能因此忽略或是误解孩子们的情绪问题。事实上,忧郁情绪及忧郁症不仅会使青少年的专注力降低、无法专心于课业;更可能使其转而导向从事自我比较能够掌控的事物,或是转而寻求网络、药物、毒品等成瘾性慰藉来帮助疏解,其严重性不容小觑!
 
最后,叶雅馨主任也提醒,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平日更因多加观察孩子的身心理状态,并适度与其沟通、谈天。

远离压力有诀窍~

适度运动、大吼,效果佳又不伤身
 
台湾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青少年时期由于正值孩童们追求独立、自我的叛逆期,且行为模式容易受到重要他人、同侪、友伴的影响。因此,一旦其遇到情绪问题、感到无助又没有正确的疏解方式时,便很容易因好奇心、同侪压力而尝试烟品、酒精、大麻等成瘾物品。
 
虽然,上述方式确实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及规避效果,但在反复尝试的过程却同时容易逐渐形成依赖,甚至有成瘾现象。因此,建议忧郁青少年,不要轻易尝试大麻、烟酒、毒品等成瘾物,朋友邀请时更要勇于说“不”,甚至力劝对方不要沉迷或想办法戒除。
 
除此之外,若真的希望排解日常生活、学业压力,建立一套运动习惯,不妨将旺盛的体力投入慢跑、游泳、骑单车等事物中。或是,跑到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高歌,都是有效宣泄压力,又不伤身的好方法。

【专家小叮咛】
 
最后,叶雅馨主任也提醒,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平日更因多加观察孩子的身心理状态,并适度与其沟通、谈天。一旦发现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或成瘾于特定物品(大麻类毒品、用药、酒精…),包括:长时间打电动、上网时,则需实时介入给予正确的引导;甚至寻求专业医生的协助,而不只是一昧的斥责或置之不理,才不会使其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