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护理

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和肺间质等)的炎症,由病原菌、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引起,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突发的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

 
一、护理措施
 
(―)环境要求
 
环境清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避免患者直接吹风,以免受凉,室温保持在18?20°C,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防止空气干燥,气管纤毛运动降低,痰液更不易咳出。
 
(二)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氧的消耗,促进机体组织恢复,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机体活动量,以活动后不感心慌、气急、劳累为原则。
 
(三)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1000?2000ml,以补充液体,稀释痰液。
 
(四)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往往无思想准备,因而表现为焦躁不安,病情危重者甚至表现为恐惧,应多与患者主动沟通,鼓励其说出心里的感受,给予关心和尊重,操作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烦躁。
 
(五)高热护理
 
1,观察病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
 
2.保暖寒战时可用空调、热水袋、被褥保暖,若用热水袋时避免烫伤;遵医嘱使用异丙嗓及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3.降温护理高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敷,或遵医嘱给小剂量退热药降温,在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儿童注意防止惊厥,过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及时补充营养及水分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大量消耗,患者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宜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失水明显或暂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不宜过快,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以防肺水肿。
 
5.口腔清洁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弓丨起口腔干裂,口唇疱疹,口腔溃疡等,应在餐后、睡前进行口腔清洁,勝口腔湿润、舒适。
 
6.皮肤清洁协助大量出汗的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六)促进排疲
 
采取有效的咳嗽、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遵医嘱予祛痰剂等方法促进排痰。
 
(七)改善呼吸
 
有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困难。
 
(八)胸痛的护理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患者胸痛常随呼吸、咳嗽而加重,可采取患侧卧位,或用多头带固定患侧胸廓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药。
 
(九)用药的护理
 
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最主要的治疗环节,遵医嘱早期、足量应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
 
(十)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
 
1.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休克征象,及时抢救。
 
2.迅速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注意保暖和安全。
 
3.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持通畅,遵医嘱给予扩容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碳酸氢钠溶液、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恢复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功能、控制感染,注意防止液体溢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影响疗效。
 
4.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尿量、皮肤、黏膜的变化,判断病情转归。
 
(十一)健康指导
 
1.预防指导向患者宣传肺炎的基本知识,告知其病因及诱因,患者应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及过度劳累。
 
2.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充分休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用药指导告知肺炎治疗药物的疗效、用法、疗程、副作用,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随访。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导致的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有关。
 
3.疼痛与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4.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有关。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炎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