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随着免疫接种和抗生素的应用,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护理措施
(一)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保持18?20°C,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如果空气干燥,气管纤毛运动减弱,痰液更不易咳出。
(二)休息与活动
高热和咯血患者需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选取舒适体位.慢性患者适当活动,如散步,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让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生活活动,增加自信心。
(三)饮食与卫生
加强营养,摄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发热患者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以补充机体能量消耗。指导患者晨起、睡前、饭后和体位引流后漱口,以增加食欲,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充足的水分可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
(四)病情观察
观察痰的性状、颜色、量和气味,必要时留取送检,对咯血患者应密切观察咯血量及颜色、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变化,有无窒息先兆和窒息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
(五)促进痰液排出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湿化呼吸道,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同时服用祛痰剂,使痰液稀释,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六)体位引流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病变部位位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人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引流时间一般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宜在饭前进行,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提高引流效果。引流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如面色苍白、发绀、心悸、呼吸困难等异常,应立即停止。弓丨流完毕,擦净□周的痰液,给予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七)咯血的护理
1.注意观察咯血的先兆症状,如胸闷、心前区灼热感、心悸、头晕、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出现上述症状要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防止大咯血。
2.保持患者安静,并给予精神安慰,消除恐惧与顾虑,防止情绪波动再度引起咯血。
3.给予一级护理并作好护理记录。患者平卧或卧向患侧,平卧时头宜偏向一侧。
4.嘱患者将痰或血块尽量咳出,轻轻呼吸,不可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5.备好抢救车、药品、氧气、气管切开包、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器、输血用物及备血。
6.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静脉点滴缓慢注人垂体后叶素(10U溶于10?2〇ml生理盐水),至少10分钟推完,观察有无恶心、便意、腹痛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心绞痛、高血压患者及妊娠者禁用。
7.注意观察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密切注意失血性休克的出现,及时通知医师,并按休克护理。
8.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躁动、呼吸困难、咯血不畅时,应立即将患者臀部垫高,头低位。轻拍健侧背部,排出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9.适当给予镇静剂,慎用镇咳药,禁用吗啡及可待因,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使血块不易排出,引起窒息。
10.出血期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及剧烈咳嗽。
11.出现喷射性大咯血时,立即通知医师。若咯血突然停止,并从鼻腔中喷射出少量血液,呼吸浅表,发绀或血块留置在血管中,引起窒息,立即用顺位引流,取头低位,倾斜45°?90°,捶击患者背部,以利血块咳出。如无效,即刻配合医师做气管插管或用气管镜吸出凝血块。
(八)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时间长,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讲解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的原因及治疗进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焦虑未安心理,患者咯血时应陪伴在床旁,安慰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及时帮助患者清除污物,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深呼吸等,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消除紧张情绪。
(九)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消除紧张心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稀释痰液,以利于排痰,注意口腔卫
生,戒烟。
2.疾病知识指导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护理过程。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长期防治计划及积极治疗呼吸感染,根除上呼吸道感染灶,指导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人、体位引流方法以及抗生素的作用、用法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对感染、咯血等症状的监测,定期门诊复查,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与担心大出血有关。
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
4.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导致的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支气管扩张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