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年人如果体重适中,生活起来便觉得轻松自如,还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困扰。但过于消瘦,身体又是另外一番情景,抵抗外界冲击能力会降低,甚至是疾病的象征。那么,老年人常见的消瘦原因有哪些呢?
牙齿缺失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缺牙是一种普遍病理现象。但有些老年人缺牙后未及时嵌假牙,或嵌假牙后疼痛不愿戴上进食。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食物被磨碎后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并将唾液中含有的各种酶均匀地渗入食物中。咀嚼还有刺激胃肠蠕动的作用,能促进胃液和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因此牙齿缺失后,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而消瘦。
味觉和嗅觉异常
一般在45岁以后味蕾逐渐萎缩,数量日趋减少,味觉灵敏度下降。年龄较大的人的舌头,常显得平滑而又有光泽,或类似发炎样的红色,这就是味蕾减少的典型表现。味觉降低后引起食欲减退,进而导致营养不良而消瘦。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功能下降,同时大脑中嗅觉核的灵敏度也下降。由于食欲中枢的活动降低,食入量少,故常有营养失调现象。因此,如果消瘦是由味觉或嗅觉异常引起的,则不宜过于讲究饮食清淡,在食物中可以加些调味品,以增加食欲。
吞咽困难
在词典中有“因噎废食”的成语。的确,很多老年人进食是因食管痉挛或咽下困难,而终止进食,久而久之,摄取热量比消耗能量少而引起消瘦。当然,其中包括很多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如食管肿瘤、狭窄、主动脉扩张、淋巴腺病等疾病,都可引起胸骨后食物阻塞感。有些老年人,由于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不能将食物搅拌均匀,也可引起吞咽困难而导致消瘦。
肠道疾病
老年人慢性肠炎和溃疡病是影响消化道吸收的主要疾病。慢性肠炎使得肠壁充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再者老年人可能为了避免腹泻而减少进食,热量的摄入减少,甚至小于排泄中丢失的营养。溃疡病多伴有慢性失血现象,有的成柏油样大便,导致负氮平衡而引起消瘦。
总之,老人消瘦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查清原因,将其原发病治好,才能够将消瘦者调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