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
不管是新任或是再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可是日常生活中总会遇见“红粉菲菲”的婴幼儿,这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过敏,不仅表现在皮肤,还会有胃肠道的症状,由于各种不适导致生活节奏打乱。
粤营养将分期介绍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制定的《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中的饮食管理。
食物过敏是食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指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致敏,再次反复进入可导致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02%~8%,因年龄、地区、过敏原而不同。其症状呈非特异性,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中60%儿童食物过敏累及消化系统,严重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粤营养
根据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分类,饮食该如何管理呢?
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的管理原则
01.回避饮食
过敏原明确时,进行回避或采用加热或者消化酶处理,减轻过敏原性;过敏原不明确,可以短期采用限制性食物疗法。即在2~4周内限定患儿只食用很少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大米、蔬菜、猪肉等。如果在这段时间过敏症状消失,可以定期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入单一食物,对于过敏的食物则进行回避。
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除回避外还需要进行特殊配方粉替代治疗;不推荐以其他动物奶(水牛、山羊、马、猴、驴)来源的奶粉作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代用品。不推荐大豆基质配方作为6个月以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代用品。
4个月以上患儿可尝试深度水解米蛋白基质配方粉(eHF)。
教育家长认真阅读食物和营养补充剂的标签。
02.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03.监测患儿营养状态和生长发育状况,母乳喂养的患儿需要评估母亲营养状态。
04.注意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如:维生素A、D、E的补充。
根据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分类的饮食管理
01.口腔过敏综合征(OAS)
回避过敏食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将水果或蔬菜煮熟或者削皮再吃,也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02.严重过敏反应
回避过敏食物,药物治疗。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用氨基酸配方粉(AAF)喂养。
03.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FPIE)
回避牛奶、大豆、鸡蛋、鱼、鸡和米等过敏食物,对症处理,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可给予AAF营养替代治疗,喂养6个月或者至患儿9~12月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