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要用抗生素吗?

天气一变化,很多人不小心就感冒了,究竟感冒需不需要看医生、吃药呢?一感冒了就来颗抗生素或消炎药,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关于感冒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称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其他病毒(多达一百多种,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最为常见)引起的感染称为普通感冒。

感冒要用抗生素吗?

感冒是自限性的疾病,无论用药与否,症状一般会持续1周。

如果可以忍受感冒症状,没有必要吃缓解症状的感冒药(含有扑热息痛药物、扑尔敏药物、伪麻黄碱药物等),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即可;如果忍受不了,可以使用缓解症状的感冒药,但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你感觉好受点,但并不能治愈感冒或缩短病程。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的一种,它只有抗细菌的作用,没有抗病毒的作用,所以不能治疗感冒

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等不良后果。在我们人体内存在着相当多的细菌,主要存在于人的皮肤、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这些有益的菌群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当外来的致病菌进入人体时,如果数量不是很大,是无法与人体原有的大量细菌竞争生存的。

当我们使用抗生素时,人体的正常菌群就会被部分杀死或抑制,从而使人体失去防护能力,真正的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机体感染;滥用抗生素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如果一感冒就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攻击”下,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用的抗生素越多,产生的耐药性就越强。所以说单纯的感冒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什么时候可使用抗生素?

如果在感冒基础上出现高热、寒战,甚至嗓子疼、咳黄,感冒症状持续超过7~10天,那就要警惕感冒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了。

这时要去医院就诊,如果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多,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那么就考虑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或者胸片提示有明显炎症,那么需要警惕支气管炎或肺炎,这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使用抗生素时,先要明确有病原体感染,并且治疗必须是足量、足疗程,不要自己停药或减量。抗生素也并非用量越少越好,要知道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产生耐药。比如对于没有疾病基础(糖尿病、肿瘤等)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在治疗发热时,可在体温等状况恢复后48~72小时停药;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患者需要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不可随意停药。同时也不要盲目追求新的、高档的、进口的抗生素。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以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抗生素会降低抵抗力吗?

有人担心使用抗生素会降低抵抗力,以至于下次感冒就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才能痊愈。抗生素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一些影响,但几乎不会损害免疫力。很多药物都有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抗生素也不例外,但这种副作用的发生率不高(1%),即使发生也多为轻度减少,不足以影响免疫力,而且停药后就可以恢复。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