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动,预防肾损伤

 前些天邻居王大姐急急忙忙来找我,她说:“我儿子今年15岁,正在备战中考,平时一直忙于复习考试。最近要准备体育测试,练习时跑了1500米,跑完后出现恶心、呕吐,全身肌肉酸痛。这都3天了,还一直恶心,食欲不好,尿的颜色也是深茶色的,领孩子去化验医生说孩子肾脏有问题,但孩子现在也没有浮肿。3个月前曾经带他化验过肝肾功能和尿,都没有问题,您赶快给我看看,孩子是怎么了?”我拿起孩子的血和尿的化验单一看,孩子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高限的2倍多,反映肌肉损伤的指标(肌酸激酶)也高了很多。我告诉王大姐别着急,孩子是由于剧烈运动后肌肉损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先让孩子多饮水及服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促进肌肉释放的肾毒性物质排泄,别担心,孩子很快就会恢复的。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引起这孩子急性肾损伤的病叫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其病因有多种,常见的有剧烈运动、外伤、药物毒物、遗传代谢性疾病等。1、剧烈运动:尤其是平时不运动一开始就直接进行剧烈运动者,在高温潮湿的环境,过度运动易导致骨骼肌溶解,肌细胞成分进入血循环,常引发急性肾损伤,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2、外伤:任何导致肌肉损伤都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目前最常见的为暴力或挤压伤,如爆炸、地震、建筑物倒塌等。据报道自然灾害中的伤员患挤压伤的发病率为20%,而从中存活并解救出来的伤员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40%。3、药物及毒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造成急性肾损伤的药物主要有降血脂药、酒精、成瘾药、催眠镇静药等。美国他汀类药物安全评估协会通过对21个独立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认为尽管肌病是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仍是较低的,约3%的患者出现肌痛,5/10万人年出现肌炎,横纹肌溶解率为1.6/10万人年,其中10%是致命的。国外学者曾经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中酗酒者占49%左右。此外,感染、高热、低温、癫痫持续状态等也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怎么引起肾损伤的呢?当横纹肌细胞受损,受损的肌细胞释放肌红蛋白入血液,大量的肌红蛋白从肾小球滤出而阻塞肾小管。另外在尿液酸性环境下,肌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后者可诱发氧自由基形成,引起肾小管的损伤。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症状(发热、恶心、呕吐等)、明显的肌肉症状(肌痛、乏力、肢体肿胀)以及尿色异常(黑尿或茶色尿)等。50%的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严重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肝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肌酸激酶、血和尿的肌红蛋白明显升高。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血清肌酸激酶常大于1000U/L,或者为正常上限值5倍。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防治:1、适量运动,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2、避免在低血容量情况下(腹泻、呕吐及体内“缺水”等)运动。3、怀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时应及时就医,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展迅速,及时正确治疗至关重要,包括(1)补液:早期应大量补液,防止血容量不足,防止肌红蛋白管型形成。(2)碱化尿液:以促进肌红蛋白对肾脏的排泄。(3)能量支持:补充足够能量可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蛋白质分解,从而有助于细胞修复。(4)避免使用肾损伤药物,尤其是运动损伤后尽量避免使用止痛药,如必须使用要咨询肾内科医生。(5)血液净化:严重者需要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可清除有害物质,减少其对肾脏的损害。
 
王大姐听完我的叙述后,明白了儿子的问题,经过一周的观察及治疗,孩子的肾功能及尿液检查指标均恢复了正常。现在大多数人生活节奏快,没时间规律运动,这部分人群在剧烈运动后比较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合理循序渐进的安排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防止肾损伤的发生。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